初审编辑:李欣
责任编辑:刘进
大众网记者 王奉国 菏泽报道
东明县紧紧围绕省委、市委部署要求,深入推进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不断扩大党在新兴领域的号召力凝聚力影响力,推动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建融入基层治理,为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红色“新”力量,激活红色“新”引擎。
构建组织体系 让组织保障更有力
加强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建,首要是理顺隶属关系和组织体系。明确职责任务。进一步完善县委“两新”工委运行机制,明确委员单位职责,健全行业党委、委员单位向工委述职报告制度,召开2次工委(扩大)会议,构建县委“两新”工委统筹指导、行业主管部门具体负责、镇街党(工)委兜底管理”的党建工作体系。扩大组织覆盖。开展“组织找党员+党员找组织”的“双向寻找”行动,组织行业主管部门对快递外卖、运输物流、网约车等行业开展“地毯式”排查,印发《致新就业群体党员的一封信》,让“隐形党员”、流动党员找得到组织。目前,在1900余名新就业群体劳动者中通过“双向寻找”查找出党员34名。建强工作队伍。加强党建指导员队伍建设,按照“谁主管,谁选派”的原则,重点向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建薄弱等领域倾斜,从行业党委、镇街党(工)委选派党建指导员,采取实地调研、谈心谈话、出席活动等方式,不断巩固拓展党的工作阵地。渔沃街道凯悦达物流党支部打造“党旗领航·悦达四海”党建品牌,实行“234”党建工作法,主动对接电商、云仓、快递等上下游企业党组织,推动形成党建引领下的共建共治共享的园区共同体。
聚焦作用发挥 让组织优势更突出
充分发挥党组织把关定向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不断增强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对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引领政治方向。紧贴“两新群体”组织党建工作的重点难点和薄弱环节,自上而下做好行业党建业务指导工作,切实扛起“抓行业就要抓党建”工作职责,摸清党员和党组织建设情况,全面加强新业态企业党组织党建工作指导,围绕组织设置、阵地建设、活动开展等方面,帮助新业态企业党组织提升党建工作规范化水平。引导行业发展。东明县物业管理行业党委以党建引领行业发展为指引,组织23家物业服务企业与社区党组织联建共建,会同物业服务企业积极整合社会资源,免费为居民提供健康义诊、冲洗地垫、磨剪子菜刀等服务,拓展便民服务内容,提升基层治理效能。2024年8月,东明县物业管理典型做法被省住建厅在全省推广。融入基层治理。推动外卖员、快递员等新就业群体担任“兼职网格员”,到党群服务中心报到参加社区志愿服务,参与平安建设、文明创建等基层治理工作,组织开展“随手拍”行动,充分发挥新就业群体在异常情况预警、突发事件直报、社情民意传递等方面作用。
做实贴心服务 让组织关爱更暖心
探索党建工作模式,在全县范围内开展新业态、新就业群体暖心行动,创新各项特色服务,温暖新业态、新就业群体的心窝。畅通诉求渠道。构建“新就业群体—党员—党支部—行业党委—县委两新工委”的诉求收集办理工作闭环体系,让新业态、新就业群体能随时随地表达心声。开展新业态、新就业群体专题走访,累计收集诉求建议、困难问题15条,交办相关职能部门,全程跟踪督办,全部顺利办结。打造服务阵地。坚持新兴领域群体扎根在哪,服务就跟进到哪,在新就业群体聚集的社区、商圈、楼宇等区域,打造“暖心驿站”“爱心食堂”“司机之家”等服务阵地55处,让新就业群体“冷可取暖、热可纳凉、渴能喝水、累能歇脚”,切实增强“两新”群体从业人员的幸福感、获得感、归属感。8月20日,东明县新就业群体经验做法《“司机之家”让暖心服务“一站到家”》被中共中央社会工作部主管党报《中国社区报》宣传报道。深化主题服务。依托党建服务中心,开展亲子、文体、义诊、法律援助、心理咨询等活动30余场次。指导东明县总工会和各行业党委分领域开展东明县2024年暖心服务月活动,常态化开展“春送岗位、夏送清凉、秋送助学、冬送温暖”慰问活动15场次,发放“暖心礼包”1000余份,进一步加强对新业态新就业群体的关心关爱,增强党在新兴领域的号召力、凝聚力、影响力。
初审编辑:李欣
责任编辑:刘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