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李威
责任编辑:刘进
大众网记者 王硕 定陶报道
8月22日,定陶区举办“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主题新闻发布会科技局专场。定陶区科技局党组书记王怀堂,党组成员、副局长宋晓剑,党组成员、副局长潘长琳出席发布会并回答问题。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明确到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近年来,定陶区科技局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和科技成果转化为重点,以强化创新主体培育、研发平台建设、高层次人才“引育”、项目征集为抓手,为定陶区经济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
强化创新主体培育,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建立完善科技型企业梯次培育制度。按照“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科技领军企业”层级梯度培育创新主体,不断提升创新主体能级。并成立高企服务专班,针对区内重点企业,提供一对一上门精准服务,对全区科技服务工作提质升级。截至目前,定陶区共有45家高新技术企业。2023年,推动144家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推动科技型中小企业加入省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协作共用网131家。
强化研发平台建设,推动科技创新策源引擎建设
鼓励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开展技术合作,共建企业技术创新中心、重点实验室等高水平研发机构,着力提高企业研发水平。大力实施规上工业企业“一企一平台两队伍”建设,引导企业积极建立高水平创新平台,并逐步推进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全覆盖。截至目前,建成省级创新平台1家,市级重点实验室、院士协同创新中心、创新创业共同体等市级以上创新平台81家。
强化高层次人才“引育”,推动高水平人才队伍建设
按照定陶区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持“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把人才作为核心竞争力来抓,以人才优势厚植创新优势、科技优势、产业优势。坚持从定陶特色产业体系出发,围绕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以实际需求为导向,以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引进为重点。通过“一企一人、一企多人、多企一人”和“一企一院、一企多院、多院一企”等模式,灵活开展高层次人才引育,引导帮助企业精准对接符合领域的高层次人才,开展科技合作和人才项目申报。截至目前,泰山领军人才工程公示入选4人,“牡丹友谊奖”公示入选1人,办理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证13人次;组织开展山东理工大学人才与科技直通车(定陶站)活动、菏泽学院化学化工学院赴定陶交流学习活动,促成政府与山东理工大学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成立三个“高层次人才工作站”(人才均为国家级),聘请一名“菏泽市定陶区人民政府引才大使”,为16家企业聘请19名科技副总。
强化产业技术攻关,推动科技成果转化
探究完善院企合作机制。充分发挥企业出题者作用,加快由企业牵头、高校院所支持的创新联合体,积极推动创新供给和市场需求直接互动,进一步提高产学研协同合作效率、打造创新发展新优势。截至目前,推进企业与清华大学、山东大学、山东理工大学、西北大学、四川大学、湖南理工学院、中国林业科学院木材研究所、山东农业大学、菏泽学院等高校(科研)院所建立合作,推动各类产学研合作24项。
强化科技惠企政策落实,推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深入企业走访调研,了解企业技术创新情况,指导企业与高校合作共同申报,主动对接并帮助企业享受科技创新支持政策。自2022年以来,获批省重点研发计划1项(400万元),市科技创新突破计划2项;市科技发展计划3项;征集省级科技成果28项;组织科技成果评价38项;市软科学优秀成果奖17项;通过省科技成果转化贷款政策,引导企业与定陶区工商银行、中国银行等银行对接,金额达到1.7亿元,有效解决定陶区企业融资难问题。
下一步,定陶区科技局将以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引,紧紧围绕定陶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持续优化科技创新机制,加大科技研发投入,加强政、产、学、研交流,全力破除影响创新发展瓶颈制约,推动科技创新工作再上新台阶,以科技创新力量为定陶区经济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初审编辑:李威
责任编辑:刘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