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王志宁
责任编辑:刘进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张迪 实习记者 张举 鄄城报道
营商环境的好坏,对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有着重大影响。近年来,鄄城县始终坚持用改革的思维和办法,紧盯企业发展的痛点堵点难点,不断探索创新,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吸引了一批好项目落户鄄城。十年来,市场主体总量增加56507家,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7.44%。
创新实施企业吹哨、部门报到制度
2019年3月8日,鄄城县创新实施“企业吹哨、部门报到”工作机制,企业有问题就吹哨,部门听哨声就报到,有效改善了企业生存发展的“土壤”。“企业吹哨·部门报到”机制自创建以来,纳入平台涉企职能部门81个,注册平台企业2969家,接收吹哨事项1.3万余次,并全部办结完成,解决了一大批企业的急难愁盼”问题,中央电视台、新华社、大众日报、山东卫视等新闻媒体进行了多次报道,省市相继进行了推广。
2020年,该项机制被评为山东省法治政府建设示范项目、菏泽市“十大品牌”之一。通过这一机制的实施,企业普遍感受到了鄄城的营商环境真实变化,企业自觉通过吹哨反映问题解决困难,部门自觉通过报到为企服务、助企发展已形成常规动作,“企业吹哨·部门报到”工作已成为鄄城县优化营商环境的亮丽名片。
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
近年来,围绕企业发展难题,鄄城县聚力大力实施放管服和一次办好改革,进一步减材料、减跑动、减时限,梳理“网上办”“就近办”“一次办”“马上办”服务事项2198项,依申请许可事项办结时限压缩了75.1%,压减幅度全市第1。在全市率先推出食品经营“告知承诺”制度、“全生命周期服务”“一件事”主题服务和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改革,编制完成全市第一本《企业法人全生命周期服务手册》《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服务手册》,打破了传统服务模式,累计为企业减少跑腿事项1813个。
鄄城县牢固树立“一切为了项目、为了项目一切”意识,创新实行“投资建设项目容缺模拟审批”模式,全力打造“拿地即开工”的升级版,工程建设项目主流程审批事项由原来的69项调整为32项,办事效率提高46.4%。
积极营造干事创业氛围
鄄城县坚持围墙内的事情企业办,围墙外的事情政府办,只要是涉及到企业发展的,只要有利于企业成长的,鄄城县要求全县人人、事事、处处都是营商环境。对重点项目建立工作专班,全力靠上服务,帮助协调解决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以真心实意、真抓实干助推企业加速腾飞。
2022年4月份的疫情期间,在做好“企业吹哨、部门报到”的基础上,鄄城县针对企业复工复产遇到的物资运输、用工、融资等困难和问题,创新推行了“企业秘书”工作机制,为247家规上企业和重点项目配备一名企业秘书,采取“一对一”贴身服务,助力复工复产和工业经济平稳运行,由“要我服务”转变为“我要服务”,受到了社会的一致好评。
下一步,鄄城将坚决贯彻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重大要求和各项工作部署,进一步增强工作责任感、紧迫感,服务好落地鄄城的每一家企业,助力龙头企业、产业链关键环节企业成长壮大,更加关心关注受疫情影响较大的行业和中小微企业,持续推动各级各类助企纾困政策精准直达、快办快享。始终站在企业的角度想问题、干工作,做到服务“既无事不扰、又无处不在”,常态化开展企业走访调研和座谈交流,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做到“好上加好、优无止境”,让鄄城的营商环境政策举措始终与企业发展需求同向而行、同心共赢。
返回菏泽大众网首页>>初审编辑:王志宁
责任编辑:刘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