鄄城县多措并举推进移风易俗 助力乡村振兴

2022-11-10 16:22:00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张迪 杨蔚蔚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张迪 通讯员 杨蔚蔚 鄄城报道

  推进移风易俗、破除陈规陋习是当前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也是推动乡村振兴文明新风工作的重要内容。今年以来,鄄城县采取县镇村三级联动的方式,多部门联合推进移风易俗工作,倡导文明新风,助力乡村振兴,广大群众养成了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社会风气持续向善向好。

  强化措施,摒弃陈规陋习。鄄城县对辖区内385个行政村和5个城市社区,结合各村居实际情况,进一步完善充实“四会一约”制度,举办移风易俗工作推进会,加强对红白理事会骨干成员的培训。开展“树新风 兴万家”专项行动,全县党员干部带头弘扬优良作风,抵制婚丧喜庆事宜大操大办之风,做移风易俗的引领者、践行者、监督者。引导群众转变观念,摒弃陈规陋习,养成新时代美德健康生活方式,形成节俭养德、婚事新办、厚养薄葬的社会新风尚。

  鄄城县县直各有关单位针对工作实际,发挥本部门职能优势,采取不同方式,倡树文明新风。例如,县民政局出动宣传车到镇村田间街头宣传移风易俗有关知识;县文明办联合县妇联立足家教家风培育义务红娘,开展“最美义务红娘”评选;团县委利用传统节日“七夕”采取线上适龄青年建立交友、情感交流的微信群平台,倡树了婚恋新观念,在全县营造了“反对浪费,文明办事”的良好社会氛围。

  强化宣传,营造浓厚氛围。为反对铺张浪费,破除陈规陋习,倡树文明节俭新风,全县各镇街组织开展“移风易俗宣传月”活动,建好工作台账。在城区村庄网格化、无缝隙宣传;逐村地毯式、全覆盖宣传。为广大群众讲解移风易俗新规定,加强群众对婚事新办、厚养薄葬、勤俭节约、文明理事新理念的正面引导,把移风易俗理念传播到每位群众的心中,做到家喻户晓。同时大力倡导“喜事新办”,拒绝高额彩礼,推行新时代文明“集体婚礼”等新式婚庆;大力倡导“丧事简办”,拒绝“三八席”,推行“小事不办”,杜绝铺张浪费。

  创新举措,推行积分激励。结合反对陈规陋习、倡导文明新风,制定评价标准和文明积分办法,对群众移风易俗情况进行积分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利用“文明实践积分超市”给予积分兑换、物质奖励和荣誉评选,调动村民参与移风易俗的积极性。对参与红白喜事的志愿者根据服务时长,给予表彰激励。通过将“文明实践积分制度”作用发挥融入到乡村振兴行动之中,有效激发了村民参与文明实践志愿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营造全民参与文明、美丽乡村建设的良好社会氛围。

  典型引领,倡树文明新风。充分利用春节、清明节、端午节等传统民族节日,积极组织开展邻里互助、文明祭扫、疫情防控、捐赠救助等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1200余场(次),坚持评选先进典型,把参与移风易俗工作作为评选表彰的重要条件,挖掘和选树农村的好人好事、移风易俗典型表彰奖励,强化典型引领,弘扬新时代文明新风。同时把移风易俗工作纳入“新农村、新生活”教育培训内容,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文化广场、家庭站等阵地开展移风易俗宣讲1300余场次,覆盖群众10万余人。

  鄄城县新时代文明实践服务中心主任王和平表示:“接下来,鄄城将继续充分运用乡风教化资源,积极推进文明一条街、核心价值观主题广场、精神文明建设宣传栏、善行义举四德榜建设,弘扬正能量;将积极向上的传统美德渗透和融入群众的日常生活中去,不断提高移风易俗工作知晓率和满意度,让‘菏润新风’移风易俗品牌在鄄城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鄄城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县文联主席李婷表示:“下一步,鄄城县将持续开展‘反对浪费,文明办事’移风易俗专项行动,争做新时代新风尚的倡导者、传播者和实践者,在全社会营造‘移旧俗、除陋习、尚科学、倡新风’的良好社会氛围,以实际行动营造文明和谐的新时代美德健康新风尚。”

返回菏泽大众网首页>>

初审编辑:王志宁

责任编辑:刘进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object HTMLUListElement]
    [object HTMLUListEl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