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30-5122000
微信:dzw5122000
ee.jpg
既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又谋事要...
ww3.jpg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1011.jpg
今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是“向污染宣战”,为...
2_副本.jpg
菏泽市食药监局极力构建“社会共治”的食品...
菏泽大众网
首页 > 区县 > 巨野
时刻保持警醒 预防诈骗犯罪
2015-08-25 10:19:00 来源:大众网 作者:魏衍军 王有方 王彪
现如今,经济在发展,社会在进步,人民生活水平逐渐提高,看似和谐美满的宏伟蓝图下,诈骗犯罪却暗流涌动,严重威胁着人民的财产安全。

  大众网菏泽8月25日讯(通讯员 魏衍军 王有方 王彪)现如今,经济在发展,社会在进步,人民生活水平逐渐提高,看似和谐美满的宏伟蓝图下,诈骗犯罪却暗流涌动,严重威胁着人民的财产安全。

  所谓诈骗犯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款额较大的公私财务的行为。近年来,受害人不断增多,虽然他们所处的层次不同,但却有着相同的遭遇、重复着同样的惊呼:“我上当受骗了!”一幕幕案例接连在身边上演,那么我们该如何防止诈骗?

  一、要有反诈骗意识

  俗话说的好:“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旨在提醒世人应有清醒的认识,遇人遇事不随意轻信和盲目随从,时刻警惕电话、短信、网络传来的消息,并保持冷静判断,多思考和核实,在此基础上作出正确的决策。

  二、向诱惑说“不”

  不要轻易相信网上交友,或街上张贴的小广告,这些都利用了一些人贪财好色的心理,先把人哄得晕头转向,接着各种名义要钱,再后来就音信全无。行骗者行骗过程其实只有两个阶段:一是博得信任,二是骗取财物。第一个阶段是最重要的,也是行骗行为表现最突出的阶段,很多受害人对飞来的“横财”和“好处”欣喜若狂,丧失了理性,导致跌入不法分子精心准备的陷阱。因此,我们需要树立较强的反诈骗意识,克服不良心理,切记“贪小便宜吃大亏”,做到“三思而后行,三查而后行”,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是可以避免上当受骗的。

  三、必须冷静

  很多受害人被骗后为追回财物,主动上门恳求骗子返还,这等于在告诉对方骗局已经暴露,提醒骗子赶快逃跑。因此,如果不幸被骗,千万不要慌张,及时搜集证据,第一时间报警,同时避免打草惊蛇,积极配合警方追回赃款赃物方为上策。

  

  想随时随地随手掌握更多菏泽资讯,请关注山东24小时新闻客户端(http://sd24.dzwww.com/heze/)、大众网菏泽频道公众微信(dzw5122000)或官方微博(@大众网菏泽频道);想爆料?请登录“大众社区-菏泽论坛 (http://hz.dzwww.com),或拨打新闻热线0530-5122000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付娜
本文相关阅读


娱乐
社会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菏泽新闻
重磅专题
新闻视频
大家在看
精彩推荐
论坛热帖
关于我们 - 报业集团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 2001-2014   dzww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Email: webmaster@dzwww.com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音像制品出版许可证
鲁ICP备09023866号 新出网证(鲁)字02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