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马拉松
责任编辑:刘进
大众网记者 张芳 通讯员 郜玉华 高志房 菏泽报道
山东省菏泽市牡丹区高庄镇大石庄村的外嫁闺女,在每年七夕节都要回娘家和父母一起吃顿团圆饭。“在小时候,父母每年都陪我们姐弟俩一起过七月初七,现在父母年龄大了,我们要陪父母过这个节日,把爱心、孝心传递下去。”大石庄村的外嫁女儿石丽丽说。
目前,七夕节传承孝善美德在当地渐成习俗。高庄镇坚持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的发展思路,在大力发展富民产业的同时,着力做好精神文明建设,倡树文明新风。高庄镇党委书记侯东立表示,像大石庄村的七夕活动不仅让村民们重温传统文化,也推动现代家庭观念的转变,男女平等、共同孝顺父母正是需要倡导和践行的优秀家庭价值观。
为推动文明新风融入群众生活,牡丹区将理论宣讲、文化文艺、志愿服务等紧密结合,融入传统文化、红色文化、民俗习惯,组织开展文化道贺、文艺宣传、志愿宣讲等形式多样的倡树新风活动,唱响移风易俗“好声音”。
夜幕降临,在沙土镇新时代文明实践广场,悠扬的戏腔吸引着村民前来欣赏。沙土镇依托庄户剧团的文化能人和文化志愿者的积极参与,围绕移风易俗、孝老爱亲等主题,编排演出了原创作品《退彩礼》《百善孝为先》等多部反映农村现实生活和群众情感愿景的小戏小剧,用“乡里乡音”让移风易俗深入民心。今年以来,该镇已举办展演活动40余场,惠及群众近2万人次。
牡丹区各村庄还通过完善村规民约、制定红白事操办约定等举措,实现道德约束与村民自治的有效结合,不断推动新风尚在当地蔚然成风。
“我们提倡大家要自觉遵守村民公约,红白事不要铺张浪费……”每天,李村镇辖区各村庄的“大喇叭”都会定时响起来,而广播员则是各村的党支部书记。为传递移风易俗“好声音”,该镇对各村党支部书记进行移风易俗集中培训和理论宣讲,再通过广播的形式宣讲移风易俗,使之成为得民心、顺民意的“民生工程”。
牡丹区委宣传部部长郑巧玲介绍,全区还通过增设宣教阵地、开展理论宣讲、选树先进典型等举措,组织开展了一系列美德信用建设活动,全力打造美德转化信用、信用激励美德相互赋能“双向联动”模式,推动文明新风融入群众生活。
初审编辑:马拉松
责任编辑:刘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