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末岁尾话城管①丨牡丹区综合行政执法局:精治赋能 城载美好新篇章

2025-01-01 10:03:30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王奉国

  大众网记者 王奉国 菏泽报道

  在菏泽城市发展的壮阔画卷中,牡丹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勇担使命,2024年以实干笃定前行,在城市管理领域成绩卓著,为区域品质提升注入澎湃动力,书写了城市有序发展的精彩华章。

  荣耀闪耀 创新领航

  这一年,数字化浪潮中,牡丹区综合行政执法局脱颖而出,获得了全省数字化城市管理场景大赛三等奖和“数据要素x”大赛山东分赛菏泽市选拔赛数字机关赛道数据赋能方向三等奖;基于AI的示范街精细化提升系统项目工作先后被市长李春英、副市长臧伟签批表扬;线杆线缆治理工作做法被市委办公室《菏泽信息要情》推送界面改造等工作经验多次在人民网客户端、山东省广播电视台、菏泽日报、牡丹晚报等新闻媒体刊发;获得了“菏泽市环卫工作优秀示范单位”等荣誉称号,成为菏泽城市形象提升的亮丽名片。

  界面焕新 品质跃升

  按照市政府工作安排,牡丹区斥资8800余万元,聚焦长江路、曹州牡丹园等六大核心片区8.1平方公里区域,全力推进城市界面改造,重塑城市风貌。

图片

  道路建设攻坚,“点面结合”战略成效斐然。修复路面与人行道11万平方米,牡丹北路独立营段贯通,激活交通脉络;市政设施更新蹄疾步稳,121个污水井盖、247根废旧线杆、2.8万米线缆妥当处置,重绘道路标线,4.9万平方米护栏围挡换新,城市“里子”更加坚实稳固。打造牡丹园周边文化景观集群,建设50处牡丹主题小品与文化长廊,文化与景观交相辉映,让城市底蕴与日俱增。

  建筑立面改造亮点频出,6.9万平方米门头招牌整齐划一,18.7万平方米老旧建筑外立面重焕光彩,长江路2.8万米灯条勾勒璀璨夜景,城市天际线光彩夺目,市民归属感油然而生。绿化景观精雕细琢,中山路、八一路等绿化工程新增补植16.4万平方米绿植,口袋公园星罗棋布,牡丹节会期间26万盆鲜花盛景,营造生态绿韵、繁花似锦的城市花园。市容环境整治强力推进,日均420吨垃圾清运高效,4200余个流动摊点、2100余家店外经营规范有序,城市整洁有序、文明和谐。

  日常深耕 根基稳固

  市容管理层面,网格化体系严密高效。执法人员坚守岗位,共清理占道经营、流动商贩4000余起,拆除186处乱挂广告、123处破旧招牌,排查清理24处接坡、42处路障,街道秩序井然。围挡整治精准有力,整改与审批协同,让围挡变身文明施工“宣传栏”,今年以来,协调督查违法建设16起,破坏城市道路案件2起,损绿毁绿立案查处393起。数字化城管平台高效运转,41923件案件98%结案率,实现城市问题智能速处,管理效能大幅跃升。

  环境卫生领域,垃圾分类“两网”融合加速。南城街道16处小区便民点与分拣中心建成、北城街道相关建设加快推进,8000万元绿色循环经济产业园落地在即,全链条产业架构雏形初现。分类车辆标识统一,30处宣传栏、500组垃圾桶、40余处房(亭)新建改造,7辆新车投用,垃圾分类渐入人心,绿色生活蔚然成风。绿化治理常抓不懈,338个问题妥善解决,园林养护严格考核、58处问题限时整改,守护城市绿色生机。

图片

  重点攻坚 为“民”添彩

  市容环卫责任区考核扎实推进,10条示范街、6处公示栏落地,责任体系完备,镇街商户共建热情高涨。公厕管理创新升级,多元考核、便民设施增设,“爱心公厕”“工会驿站”温馨便民。南城新公厕投入使用,提升城市温度。

  建筑垃圾管理规范有序,多部门联合督导20家企业方案备案、2家外运核准,3处贮存场规范运营、1处取缔,全流程管控严守环境底线。大气污染防治成效显著,2500余家餐饮单位油烟巡查、300家整改到位,400余台渣土车排查13起违规处罚,守护蓝天净土。液化石油气统一配送安全高效,配送安检体系严密,守护万家燃气安全。

图片

  线杆线缆治理与道路养护协同发力,48根线杆拔除、5.8万米线缆撤除、9处箱体迁移,16条道路护栏精细养护,新增9000余平方米标线施划,优化城市空间。便民市场与停车位建设成果丰硕,3处建成、4处在建便民市场,新增3899个停车位,缓解市民生活难题,提升城市宜居指数。供热协调有力,多部门联动解决供暖难题,暖身更暖心。

图片

  安全守护 防患未然

  燃气安全防线坚实。共检查91家次企业、实现419项安全隐患清零,开展“带病运行”专项评估,排查出需改造管道10.4千米、改造厂站1座,目前已完成改造管道4.45千米,天然气企业已累计完成投资11万元;厂站改造已完成主体工程,目前正在安装调试辅助设备系统,进一步筑牢燃气安全屏障。开展丰富应急演练、技能比武、安全培训和宣传活动,240人次培训赋能企业,安全意识深入人心,构建全民安全防护网。

  展望未来 勇毅前行

  2025年,牡丹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将锚定新航标,在巩固现有工作成效的基础上,持续深耕城市界面改造,拓展新片区、升级示范路、优化市政设施,雕琢城市品质细节;稳步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城区内加大垃圾分类两网融合体系建设。农村地区进一步提高垃圾分类行政村覆盖率,健全建筑垃圾监管与消纳体系,实现垃圾资源化利用;强化市容秩序源头治理,加大力度整治户外广告、经营噪音等乱象,加强渣土运输管理,抓好餐饮油烟治理工作,努力做到城市管理无盲区、无死角;燃气热力服务升级换挡,整合液化气企业、助力供热合规,保障能源安全稳定。安全生产常抓常严,深化隐患排查、细化判定标准,守牢安全红线,让市民畅享城市美好生活,助力菏泽城市管理攀高向远,谱写幸福家园新华章。

返回菏泽大众网首页>>

初审编辑:李欣

责任编辑:刘进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