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王文博
责任编辑:刘进
大众网记者 张宁 通讯员 谢丽 单县报道
走进单县高老家乡高老家村芦笋种植基地,80余座芦笋大棚格外壮观,据村党支部书记高国杰说:“今年青笋种植获得丰收,亩产3000斤—4000斤,亩均收入达一万三千元,比种植小麦、玉米等传统农作物增收1万元左右。”
如今,芦笋种植已成为当地群众增收致富的一条重要门路。高老家村是一个人口1900多人的行政村,原来以种植粮食作物为主。2016年该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流转土地360余亩,建立56个芦笋大棚。“大棚种植以青笋为主,种一茬能出二十多茬,节省了种植成本,当年吸纳了100多户村民入股,成为合作社最早的成员。”高国杰说,到了2017年初春,第一茬青笋收获,合作社收入突破了300万,参加合作社的村民实现了利润分红。
尝到增收甜头后,高老家村“两委”班子在乡政府支持下,连年扩大规模,目前,村里已有芦笋大棚80余座,占地约500亩,村里95%以上的农户种植芦笋。“目前,青笋的市价在5元以上,亩产在3000斤—4000斤。我家种植了6亩,去除化肥农药等费用,今年预计收入8万元—10万元。”该村种植户王艳荣高兴地说。芦笋丰收,鼓起了群众的钱袋子,也增加了村集体收入,目前高老家村集体收入已超过50万元,发展经济、服务群众的底气更足了。同时,还带动周边20余个村种植芦笋,发展特色产业。
“”
安庄村也是单县种植芦笋较早的特色产业村之一,2012年种植79亩芦笋,2021年村党支部看到种植增收效益,开始领办合作社,组织村民规模种植。如今,该村芦笋种植基地已成为欧美、日本、西班牙等地外贸公司的稳定供货渠道。目前,依托占全县95%以上的芦笋规模种植,芦笋产业成为高老家乡特色产业。2023年底,高老家乡被山东省农业农村厅评为省级农业产业强镇。
随着芦笋种植的推广和规模扩大,单县芦笋产业的销售、加工渠道也日益多元化。在单县董武庄村,今年53岁的孙显利是远近有名的芦笋销售商,多年市场积累拥有了一批稳定的订购大户,“江浙沪一带客商需求量大,对产品质量要求高,我们都有微信群,通过微信可以直接下单订购。”孙显利说,今年最大的订单来自江苏的一家芦笋加工厂 ,每天需要芦笋5吨,连续需求60天。“接到订单后,我们就在村里的芦笋种植基地和周边芦笋收购点收集产品,然后通过货运物流运往厂家。”孙显利说。
单县立兴罐头食品有限公司,位于高老家乡毗邻的郭村镇,也是单县芦笋加工、销售的一个重要渠道。据单县农业农村局有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全县有芦笋种植基地、收购点60余处,除了通过销售商、电商直播带货销售,很多商家直接到种植基地和收购点集中采购。芦笋市场销路很广,成为当地群众增收致富的一个重要门路。
初审编辑:王文博
责任编辑:刘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