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单县:“夜经济”燃亮城市活力 释放发展新潜能

2024-11-28 17:29:00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刘爽 陈远 谢丽

  大众网记者 刘爽 通讯员 陈远 谢丽 单县报道

  山东单县“老东关”美食街自4月底开业以来热度不减。美食、购物、娱乐集为一体的“老东关”街区,成为当地市民群众及周边游客争相打卡的网红地,带动单县美食、文旅资源迅速走红。

  打造“老东关”街区,带火文旅市场

  植根于单县丰厚地域文化、美食文化的“老东关”街区总投资1.8亿元,由原玻璃纤维厂旧址升级改造建成。目前,已有近百户美食商家入驻,有灯光秀街区、休闲步行街、单县特色餐饮街、演艺舞台广场等。街区内,可以品尝诸多各地“网红美食”,还可以欣赏到各种创意展览和艺术表演,感受到鲁西南城市的独特魅力和文化风貌。县委、县政府主导引领的单县百亿羊肉汤产业链,以及多家老字号单县羊肉汤时尚餐饮店铺在这里开店,精心打造富有单县特色的“地摊餐饮文化”“时尚快餐文化”引发游客青睐。

  “今年五一期间,单县文旅消费的潜力进一步释放,仅‘老东关’就接待游客达15万人次。”单县园艺办事处副主任、“老东关”项目对接负责人王建东介绍说,“老东关”的火爆,也让当地群众找到了新的致富门路。目前,投入运营的90余家商铺,已带动500余人就业,商家们纷纷解锁传统店铺的新玩法。“五一期间,商铺生意异常火爆,个别商铺仅在五一期间就实现了营收抵消租赁费。”

  从单县商务局了解到,单县共有16家美食街和3处商业街,除了以“单县味道”吸引客流外,还上新了“直播+”等多种潮流玩法,致力擦亮“夜间消费”新名片。

  部门联合,经营城市“烟火气”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在文旅资源优化组合,创新赋能商圈发展繁荣中不断创新发力,以“美食+文旅”拉动烟火“夜经济”,推动县域文旅资源深度融合、优化升级,不仅丰富了市民群众、游客的多元消费需求,为发展单县“夜经济”注入新活力,拉动文旅和城市商圈进一步释放发展潜力。

  单县商务局立足职能,结合实际持续丰富夜间经济消费业态,着力培育夜间经济集聚区,打造“夜购集聚区”,满足居民夜间购物需求,繁荣夜间消费市场。推动电商直播、网红打卡、短视频等新模式与夜经济融合发展,提升夜经济知名度和影响力,推进夜间经济高质量发展。

  “吃一桌,干净一桌。”单县市场监管局局长李守雷表示,“夜市现场环境要保证卫生,更重要的还是食品安全。”为夯实食品安全基础,单县市场监管局及时召开老东关餐饮聚集区食品安全知识培训会,对食品经营户进行集中培训,严格按照“明厨亮灶”标准进行规范,用示范点带动餐饮、食品行业,规范化运营。同时,对商户逐户排查,细化指导,提出针对性指导意见,评估验收务实推进,筑牢了餐饮聚集区和餐饮主体责任“双落实”防线。

  为增加城市烟火气,单县综合行政执法局在做实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的基础上,结合城区各办事处固定临时便民服务点,组织人员上门服务,与商户签订市容环境卫生责任书,开展多种形式和渠道宣传市容环境卫生责任制,将市容环境卫生管理责任区落实到位,管理到位,维护市容环境卫生,提升城市品质。

  根据县委、县政府发展“夜经济”整体工作规划运筹,单县成立了夜间经济工作领导小组,县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文旅、城管、公安、商务、市场监管等相关职能部门主要负责人为组员,共同协调推进。

  烟火“夜经济”,释放城市发展新活力

  “当下,单县‘夜经济’已囊括餐饮、娱乐、旅游、购物等多个方面,‘夜食、夜购、夜游’共同构成的‘夜经济’图景生动展现着单县作为县域城市发展的多元活力。”单县商务局局长陈峰说,“‘夜经济’繁荣释放着单县作为县域城市发展的多元活力和新的潜能。长寿文化、红色文化等丰厚的地域文化资源也为‘夜经济’带来更大的增量空间,让群众和游客在文化休闲、乐享美食的同时,体会到丰富的精神享受。”

  “单县要进一步修炼‘内功’,创造更好更丰富的体验,以更加完善的公共服务和更有特色的文旅环境留住游客。县域市场在文旅游融合发展的广阔天地里大有可为。”单县县委书记耿振华表示。

初审编辑:王文博

责任编辑:刘进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