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李威
责任编辑:刘进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李效谨 李庆波 实习记者 梁栋 郓城报道
为促进停车管理更加规范化、标准化、智能化,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提供强劲的智慧交通动力,一直以来,郓城县积极建设“智慧城市·魅力郓城”静态交通管理体系,通过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全力打造公众出行服务惠民工程。
已建成的智慧停车泊位
郓城“慧停车”项目是郓城民生建设的重要一环,通过大数据与物联网“一个平台,全城通停”的操作模式,赋能城市精细化管理,将极大地改善城市“停车难”状况。目前已经在西溪路、胜利街、盛平路施工完毕,共计895个泊位,目前正处于试运营阶段。智慧停车通过对公共停车大数据的整合,既可以解决一些车位被长时占用、乱停乱放、一位难求等痼疾,还能够为车主提供手机智能缴费、空余车位查询等便利,真正实现停车智慧化、管理可视化和运营高效化。
据郓城县智慧停车项目运营主管孙海霞介绍,安装在道路两侧的鱼眼视频桩可以自动感知、采集车牌号,记录车辆驶入驶离时间等信息,并通过郓城智慧停车管理平台与“慧停车”手机客户端实现数据共享。每个路段区域都配置巡检员,负责车辆的收费、引导、疏通以及管理一些车牌不明晰和停车不规范的现象,将完全实现微信、支付宝、银联等网上收费。
“白天外出,逛一大圈也找不到停车位,晚上回家晚,只能把车停放在小区外的马路牙子上,我也知道这是违停,可不是没办法嘛,整天都提心吊胆的,生怕被交警贴条了。智慧停车彻底解决了我的后顾之忧,晚上停车免费,而且在手机APP上能查到道路上有多少个空余车位,也不用转着圈找车位了,直接就能停下。”市民陈先生说。
停车管理不仅要有智慧化设施,更需要“聪明的大脑”,在郓城县智慧停车指挥中心,城区内实现联网管理的车位一目了然,屏幕上车辆信息、停车时间、停车高峰区域,以及停驶车辆在泊车位上所产生的时间、费用等信息一应俱全,实现了停车资源“一张网”,停车管理“一盘棋”。
通过物联网大数据赋能车位
郓城县综合行政执法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侯仰超说:“交通拥堵、停车难不仅影响市民生活,由此引发的随意停放现象,也是阻碍道路通畅和影响城市形象问题之一。在新增停车位的同时,我们采用智慧停车系统及新型技术手段,通过云平台管理系统进行自动监管,实现自动计时、精准计费、无现金自助缴费等功能,进一步提高泊位使用效率,加快停车节奏,盘活停车资源,真正解决群众出行停车难及实现城市停车有序化管理,对市容市貌和城市整体形象的提升起到较大的推动作用。”
智慧停车平台可以为市民提供车位查询和路线导航等“智慧停车”服务,通过信息化管理,停车与互联网应用的相结合,体验更多“车生态”以及“慧停车、慧出行、慧生活”的服务;通过手机端APP还可以实时掌握区域内泊位使用情况,进一步提高停车位的使用率和周转率;下一步,通过城市停车场联网,构建静态交通数据中心,动静交通数据综合应用,为车辆管控、交通疏导、民生出行、城建规划等业务开展提供大数据支撑,进一步赋能城市精细化管理,助力郓城智慧城市建设。
据悉,7月1日起,郓城县城区智慧停车泊位将正式上线运营收费,依据有关规定,车位将实施半小时内停车免费,超过半小时开始计费,每小时收费2元,不足1小时按1小时计算,每日8:00--21:00为收费时间,其余时间免费。
初审编辑:李威
责任编辑:刘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