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李威
责任编辑:刘进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李效谨 李庆波 郓城报道
2022年1月,山东师范大学郓城照昕实验学校正式入驻郓城,学校秉承“厚重、大气、开放、包容”的高等学府精神,立足郓城教育现状,融合山东师大基础教育集团先进文化理念,在各级教育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充分共享山东师大基础教育集团优质的管理模式,紧握师资培训、课程改革、管理创新等抓手,切实提升学校办学品质,让每个学生都能享受到高质量的教育服务。
硬件设施“豪横” 让有温度的教育根植郓城
教学的硬件设施在学校人才培养的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山东师范大学郓城照昕实验学校配有大型室内体育馆、5人制和7人制足球场、标准篮球场、400米标准运动场、综合报告厅、现代化餐厅、4至6人间学生公寓,为学生提供了优质的教学环境、学习环境、娱乐锻炼环境。
当记者问及师资力量和选聘标准时,山东师范大学郓城照昕实验学校校长李新征说:“教师的职责不仅是传授知识,还负责培育学生的精神世界,学校每一位教师的录用,都由集团进行严格把关,可谓是‘百里挑一’‘吹毛求疵’,道德品质、职业素养、教学技巧和经验等只是基本要求,我们还对教师的人生观、价值观进行综合考量,此外,老师入职后,继续培训和长效监督机制将会贯穿整个教学过程,除了授课任务外,老师们还将进行持续性的教研培训及磨课,保证老师的持续优质性。”
饮食文化是校园文化中不可轻视的一个部分,记者在学校餐厅看到,餐厅布局合理、整齐洁净,可容纳千人同时就餐,四周墙壁张贴着谦让、文明等宣传展板。餐饮负责人向记者展示了菜谱及食材记录台账,在确保营养均衡的同时,所有食材从源头到端上餐桌都有迹可循、有源可溯,此外,家长可以随时查看自己孩子的餐厅消费记录。
走进学生寝室,这里有独立洗漱间、卫生间,配有空调、暖气、即热式热水器洗浴系统等设施,一种家的温馨感油然而生。记者留意到,每个学生床铺都整齐叠放,换洗衣物、鞋袜、洗衣液、沐浴露等生活物品也都“待”在自己的位置,而这并非独有现象,随机查看了几间寝室都大同小异。据李新征介绍,学校配置了生活老师,除了负责设备安全运行、学生日常生活管理等工作外,生活老师还需要培养学生的独立生活的能力和文明习惯。
每天到食堂陪孩子们吃饭、到寝室“遛弯”是李新征一以贯之的习惯,孩子们也慢慢熟悉了这个没有“架子”的校长叔叔。孩子们可以向李新征分享成长过程中的烦恼与欢乐,也可以提建议、提要求。“听孩子们‘吐槽’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我可以了解到各个年龄段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行为特征,然后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其实,我们学校很多的教学思路和发展建设最初都源自于孩子们的无心之谈,当然,家长也是我们学校改革发展的内在动力,家校共育是我校始终坚持的育人理念,也希望家长朋友们多给班主任老师们提意见、指问题。”李新征说。
“社团化+“特色化” 30余种特色课堂“竞风流”
设置不当的作业将会严重影响到学生学习的乐趣和身心健康的发展,在常规课堂学习中,郓城照昕实验学校坚持以“减负、提质、增效”为立足点,在学生作业上“控量”,在学习成效上“赋能”,以开放的形式设计作业,用发展的思想评价作业,并安排教师对学生“点对点”开展常规作业辅导、查缺补漏、指导阅读等服务,不断提高学业素质。
此外,为帮助学生构建正确的审美情趣和良好的人格素养,学校合理挖掘和利用校内资源,积极动员本校教师、特长教师参与建设社团特色课程,并邀请有能力承担社团活动的民间艺人、能工巧匠等加入教师队伍,形成了校内外结合、专兼职互补、多层次搭配的“辅导员队伍”,目前,学校已开设了文学、艺术、体育、科技、心理、外语等社团板块,涵盖钢琴、古筝、小提琴、围棋、武术、民族舞、拉丁舞、羽毛球、足球、沙画、智能机器人、外教等30余种特色课程,并逐步形成了“全面发展、特色发展、专业发展”的培养模式。
三年级教室正在进行着一场别开生动的外教课堂,在英语口语对话环节中,每位学生都已具备了简单英语交流的能力,随后,外籍英语教师Monique拿出了提前制作的英语单词卡片,开始教授英语发音教学。“师不必贤于弟子,弟子不必不如师”是外教课最为真实的写照,老师在纠正学生英语发音上的错误,学生也在纠正老师的中文口音,外教老师俏皮的表情不时引得学生捧腹大笑,课堂气氛轻松愉快。
走进学校体育馆,老师带领学生温习过羽毛球握拍和基本步伐的动作要领后,组织学生进行单打、双打对战。记者留意到,部分学生已初步掌握羽毛球“跳跃扣杀”这一难度动作;内侧的爵士鼓社团正在进行着,学生专注的盯着面前的乐器,手中的鼓槌手下翻飞,节奏动感的旋律饱含感情与悦耳......每天下午四点半,学校各类社团特色课程“百花齐放竞风流”,每一个孩子的禀赋得以发挥、个性得以舒展、生命得以绽放、主体性得以全面发展。
“学校通过课程‘社团化’和‘特色化’将品德培育、文体娱乐、科技科普、劳动实践等多种类别的知识、技能送到学生身边,更好地满足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化成长需求,满足学生对接受更好教育的美好期盼。孩子们可以自由选择社团,学校固定活动的时间和地点,加上社团负责人提前安排好活动的内容和形式,使孩子们在丰富、多元、有趣的特色活动中得到全面成长。”李新征说。
初审编辑:李威
责任编辑:刘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