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30-5122000

通讯员qq群:162622105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首页 > 山东新闻

山东一硕士混迹职场多年两手空 上技校学电焊

2013-09-24 08:34:00 作者:胡亚平  来源:广州日报
2013年8月前,他和万千指望通过中国高等教育系统改变命运,洗脚上田的农家子弟一样,把高等教育当成出人头地的唯一出路。而就在这一年这一月,李强的一个决定让他迅速“扬名”:一个正规大学的文学硕士转身投奔技校学习电焊技术。

      原标题:文学硕士打算一辈子当焊工


    技校专门配了老师一对一指导李强学习电焊技术。穿迷彩服者为李强。

      李强,34岁,山东博兴人,世代为农。

      2013年8月前,他和万千指望通过中国高等教育系统改变命运,洗脚上田的农家子弟一样,把高等教育当成出人头地的唯一出路。在这条路上,他苦苦挣扎13年,辗转多地,反复折腾,回首发现依旧两手空空,因为所得总是与期待相差甚远,这13年他从未真正踏实过。

      而就在这一年这一月,李强的一个决定让他迅速“扬名”:一个正规大学的文学硕士转身投奔技校学习电焊技术。“文学硕士拿焊枪”的新闻迅速在媒体上传播开来,有人说他是受山东农民靠焊接移民的启发转做焊工,有人觉得文学硕士当技工是浪费教育资源。但李强反问记者:“作为一个人,我想改变自己的生活有错吗?这一次我准备把电焊这个工作当成终身职业,干一辈子!”

      当记者联系上李强时,被媒体反复采访的他显然已经非常熟悉媒体采访的套路了,背书一样把自己的生活经历娓娓道来,讲述中,李强不断提醒记者:“我的经历真的没什么可借鉴的!这完全是个人的际遇。”

      李强是家中独子,父母都是农民,家中有七八亩自耕田。“我学习成绩一般,高中毕业只考上滨州师范专科学校,中文专业。”

      “2000年,我毕业后就分到滨州市当地一个中学当老师。”实际上,李强只是当代课老师,没有正规编制,月工资五六百元。

      这份工作,李强干了两年。“其实工作很稳定,没压力,但是总觉得和自己期待的还相差很远,我这个人骨子里不太安分,总希望能提升一下、更好一点。”

      成功考研难敌现实残酷

      2000年,大学开始扩招,本科文凭变得不那么值钱了,考研成了不少学子“镀金”的好选择,对李强来说,从专科直接跨步进入研究生的行列,有种麻雀变凤凰的感觉。

      他跑到济南,一边蹭同学的宿舍一边备考,2005年5月,他收到了青岛大学现当代文学硕士研究生的录取通知书。

      2008年,李强毕业,他发现自己多年来孜孜以求、能改变命运的硕士文凭原来没那么大威力,他依然不是什么香饽饽,甚至找不到工作。

      “我考过公务员,失败了;想去大企业,去不了;进事业单位,根本不可能!”现实面前,李强真的有点迷茫了。“我也羡慕那些家里有人有钱的,人还在学校,单位都找好了,都是轻松钱多的,但是这也是人家父母多年奋斗的结果。”

      这一次,李强没有选择再次在学历的路上往下扎,“我也想过考博,但是这么大年纪了还不挣钱,实在说不过去,当时我已经结婚生子,读博意味着不但不挣钱还要花钱,双向透支,太不现实了。”

      再次回职场依然浑浑噩噩

      经过3年读研,“镀金”后的李强再次回到职场,在青岛胶南的一家房地产公司做文案,“读了三年研究生,还是做文案!”说到这里,李强觉得有些无奈苦涩,这份工作收入才2000多元,还不包吃住,虽然比以前多了一倍,但是这个时候,李强已经有家有口,物价也早不是3年前的样子。

      这份工作又只干了3个月,一则江苏某媒体招记者的广告吸引了他,他顺利应聘成为了一名记者。虽然工作挺好,应付自如,但是收入也不过只有2300多元,而且离家太远,无法照顾妻子孩子,半年后,李强再次选择辞职。

      这一年是2009年。李强已经折腾了9年。

      这之后,李强还做过两份工作,一份是在青岛飞洋职业技术学院当秘书,还有一份是在一个朋友的企业做行政工作。其实到了2013年,李强的工资已经达到4000多元,“这份工作性价比还可以,但是还是不甘心,想再好一点。”

      转学电焊为移民?

      今年7月,一则山东农民靠电焊移民澳大利亚的新闻引起了不少人的关注。李强选择在8月投身技校学电焊让不少人将这两件事情联系在一起。最初,李强接受媒体采访的时候也表示希望通过电焊能够尽快实现移民,但是当记者再次就这个问题询问他时,他说:“我连去江苏都觉得远,怎么会移民出国!出去学点技术什么的还可以,出去住怎么会习惯?”

      尽管如此,李强也承认:“学焊接也是希望改善生活,多挣点钱。”

      至于为什么学电焊,李强说,自己也考察过很多职业,电工、木工、泥水工,他还考了电工上岗证,但是最后综合来看,焊工应用更加广泛,造船造楼甚至航天航空工业都用得上,学完出来肯定能找到工作。

      2013年7月30日,李强从青岛乘坐近7个小时的大巴来到莱芜技师学院报到。得知李强的基本情况后,学校决定免除李强的所有学费、住宿费,并专门为他制定学习计划,配备导师。

      对话李强:

      “我不认为尚未成功是因为不能坚持”

      多次接受媒体采访的李强对于记者的问题多数都早有准备,而针对以前有媒体报道他是因为要去移民或是因为不满收入而转学电焊的说法显得十分排斥,他表示:“我在学习电焊后喜欢上了这个行业,想要干一辈子的。”

      广州日报:你觉得你是怎样的人?

      李强:我们这些人都是农村子弟,起点低,没什么根基和社会关系,毕业要找到好工作太不容易!其实,我本身还是很喜欢文学和古籍整理的,问题是这个东西找工作实在太难了,专业根本没有发挥的地方。

      广州日报:是因为工作不开心,收入不高才频频换工作吗?

      李强:其实我每份工作都做得很开心,老板对我很好,基本每次辞职老板都挽留我,我的人缘也不错,总有人帮助我,为我介绍工作,老师、同学、朋友什么的。所以不存在因为工作不高兴而辞职,都是因为自己觉得还可以再好一点,不甘心。

      广州日报:我听说以前和你起点差不多的同学、同事这几年坚持下来也都小有成就,只有你因为反复折腾到现在还是从零开始,你一直不能成功是否和你始终不能坚持做一件事情有关呢?

      李强:不能坚持?不,我不认为!我确实是对那些工作不感兴趣,不是我喜欢的事情,实际上我也干得很好,不是我干得不好才频频换工作的,确实是这些工作本身的发展空间不大。我就算一份工作干到底也不可能有什么大的发展。

      广州日报:学了一段时间,你觉得自己作为硕士学电焊有优势吗?

      李强:我感觉很好,我现在白天都在进行实物操作,每次看到自己焊接出来的小物件,实实在在地摆在那里就觉得很有满足感,成果很直观。作为一个硕士,我不敢说自己比别人强,但我肯定不比别人差,而且就算将来我要写小说,这些真实的经历都是我最好的素材。

      广州日报:准备选择焊工作为自己的终身职业吗?

      李强:是的,我觉得这个技术可以提升的空间很大,我已经决定要一直坚持走下去,终身从事电焊工作,干到老干到死,将来干不动了,还可以把这个技术教给学生,很有成就感。

      广州日报:将来你儿子择业你会怎么建议?会以自己为鉴吗?

      李强:我还是希望他能按照自己的喜好去发展,只要是他喜欢干的我都会支持,即便他选择了那些大众看起来不那么体面的职业,只要他自己喜欢就好,如果他能提前找到自己的人生方向,我会更为荣幸。(文、图/本报记者胡亚平 通讯员吴茂明)

        原链接:http://gzdaily.dayoo.com/html/2013-09/24/content_2399531.htm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刘嵩岳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网友热帖

重磅专题

记者调查

论坛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