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刘晓群 通讯员 刘岩
7月初,历下区文东街道环卫工人公寓里,环卫工人张茂红和同事们围坐在一起,正在聚精会神地观看一部以外来务工人员维权为题材的普法影片。这是历下区法院“法庭影院”首次在环卫工人群体中放映的一幕。
“法庭影院”是历下区法院在全市首创的一种司法公开新举措。播放的普法影片,全部是该院办理过的真实案例。今年以来,该院把“法庭影院”搬进工地、社区、学校,让更多群众零距离感受阳光司法。“群众不是不需要法律,是缺少渠道,”历下区法院院长张江涛说,“我们就要把法律知识送到群众身边去,把群众的眼球吸引过来,把百姓的求知欲带动起来。”
法官拍电影
内容都是亲自审理的案例
最高法对司法公开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对此,历下区法院一直在不断探索、创新。能不能将多媒体信息手段作为司法公开的技术支撑,使“法庭影院”成为历下区法院的“移动窗口”?
没有可借鉴的样板,没有系统内可学习的榜样,一切都在摸索中前进。今年初,历下区法院上下集思广益,从最初的一个设想、一个构思慢慢丰富内容,利用现有司法资源、法制宣传片、庭审现场资料等,“法庭影院”从影片选题到庭审现场拍摄,再到后期包装制作,步步推进。目前,“法庭影院”已经制作完成15集,涵盖民事、刑事等几个不同专题,用典型生动的真实案例和法官的现身说法来介绍法律知识点,让人民群众更方便地了解法律和法院工作。
历下区法院副院长刘岩告诉记者:“如何既充分地实现公众的知情权,又加强社会对法院工作的监督?我们力图通过‘法庭影院’增强司法宣传的主动性、时效性和生动性,增进公众对司法的了解、理解和信任,提高人民群众知法、守法、用法的能力和水平。”
移动窗口
把法治“大片”送上门
“法庭影院”效果如何?刘岩觉得,应该“听听群众怎么说”。
让我们回到开篇的环卫工人公寓。影片播放不到20分钟,却极大地引发了环卫工人们的兴趣,“‘普法大片’让我们看得懂、记得住、用得上,以后能常常来放映吗?”“我的亲戚就遇到过这种欠薪纠纷,都拖了七八年,能给解决吗?”……大家围住在场的法官七嘴八舌地问个不停。法官说,法院已经向环卫所赠送了光盘,也将赠送给每一位环卫工人一套光盘,他们可以时常“点播”观看。对于其他咨询,法官也一一做了解答。
文东街道办事处党工委副书记王荣文告诉记者,许多环卫工人长期在济南打工,如何给奋战在创卫一线的他们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是社区一直在思考的问题。法院这一践行群众路线的新举措,无异于将精神“大餐”送上了门,通过生动的影片解答了工人们在生活上、工作中遇到的各种法律问题。 针对青少年学生、外来务工人员、老年人等不同群体的需求,历下区法院专门制作了相应的普法影片。在济南五中放映时,法官选择的是青少年犯罪专题;在解放路街道,法官则向社区群众介绍了非法集资的手段和危害。结合“3·15”消费者权益日、“4·26”知识产权日、“12·4”全国法制宣传日等重要节日,历下区法院正在陆续开展“法庭影院”专场放映活动。
几个月来,“法庭影院”活动先后走进机关、社区、学校、工地、环卫所、企事业单位,组织专场放映活动36场,赠送光盘300余套,观看人数2000余人。
影片普法生动可信带动更多群众知法懂法用法
“看电影”普法,更符合群众的口味。对这一新颖的普法形式,历下区甸柳一居的“小巷总理”陈叶翠报以好评:“有了‘法庭影院’光盘,今后党员开会、群众艺术团活动,都可以拿出来播放,群众不用去法院就能看庭审、学法律,促进了家庭和美、邻里和睦、社区和谐。”
“走出去”也带动了“看过来”。更多的群众将关注的目光投向法院,法院也欣然敞开大门,欢迎社区居民旁听庭审。今年上半年,30多名甸柳一居的社区居民带着好奇心走进了历下法院第一审判庭。“法庭影院”还和法院户外大屏幕结合起来,分集穿插播出,并通过法院官方微博面向全社会公开播映。同时,依托济南城区近3000辆公交车,让“法庭影院”穿行在大街小巷,每天给近260万乘车百姓讲述发生在身边的真实法庭故事。
“法院有责任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表达权、参与权和监督权,让旁听案件庭审、观看‘法庭影院’、关注司法信息成为辖区居民闲暇之余的日常生活方式,”张江涛表示,历下区法院将进一步创新形式,提高人民群众的法治意识,加快依法治区进程,为建设繁荣文明首善之区做出新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