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门槛低了,成本不低
今年5月,26岁的薛复友拿到了自己公司的营业执照和组织机构代码证,2年多的个体商铺变成有限公司,薛复友让自己的创业梦想又往前迈了一步。
“工商登记注册的门槛降低了,没有了最低注册资本,注册资本可以分期认缴,3月之后,我身边很多创业的朋友都在积极地成立公司,我也赶紧把公司注册下来。”薛复友说,最早开始创业时,他也曾想注册公司,但囿于资金、场所等企业注册的条件未能如愿,“我现在有10名员工,事业做大了,就必须要从个体户转成公司才能再上一步台阶。”
今年3月1日,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正式实施,改革放宽了市场主体的准入条件,降低了创业的门槛。改革实施4个月,全市新登记各类市场主体4.97万户,比上年翻了一番。由于取消最低注册资本10万元的限制,一人有限公司受到创业者的青睐,全市新登记一人有限公司2985户,同比增长535%。
在“西街工坊”创意文化产业园,宏宇文化艺术有限公司的创办人潘宏也感受着工商登记手续简化后带来的高效和便利。“我们园区四五名创业者一块到工商局办理,工商局有专门的代办员,工商注册登记、组织机构代码、税务登记办理等一站式服务,两天就搞定了。”
把餐饮与传媒相结合,刚刚从香港读研回来的翟健确定了自己的创业方向,但他发现真正实践起来却并不容易。“资金是难题,我选择流动的形式,地租高是很重要的一个原因。还有就是和各个部门打交道,面对卫生、城管、工商、税务,我是一点经验都没有,往往资料交上去就修改起来没完。”
记者采访中发现,不少青年创业者都提到创业经验的缺乏,“没有创业的知识积累,就要不断为创业过程中的不解和失误交学费。回头去看,除了要面对不断上涨的房租、人员、产品投入外,交学费也是无形的成本投入。”薛复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