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教育局举办“青青义教”家庭教育广场咨询服务大集,解答学生、家长关心的问题
近年来,青岛市委、市政府以“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让城乡居民学有优教”为目标,统筹抓好教育改革与事业发展,全面推进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着力促进公平、提高质量、增强活力,承担的国家高职综合改革、普通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教育执法体制综合改革、校园足球改革等8项国家级改革试点任务均取得积极进展,全市学前教育、义务教育和高中段教育实现全面普及,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阶段(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53%),形成了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的良好格局,初步构建起高水平、有特色的现代化教育治理体系,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理念更加深入人心。
在推进改革中,青岛市多项改革举措成为“全国率先”:在全国率先建立了两个清单管理制度,在全国率先大幅度简政放权,在全国率先建立现代学校制度的制度框架,在全国率先构建教育内部综合执法模式,在全国率先探索形成了教育综合改革推进的有效模式,在全国率先推出了一批示范意义的改革成果。
聚焦教育管理改革
构建教育家办学机制
将教育行政部门从琐碎、直接的行政事务管理中解脱出来,可以投入更多精力谋长远、促发展。
青岛市改革校长管理模式,取消了校长行政级别,实行校长职级制,同步出台《关于进一步推进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的意见》及7个配套文件,将人、财、物和教育教学管理4个方面14项权限下放给学校,并推进学校章程修订和校务委员会建设,健全教代会和家长委员会运行机制,推动学校依法自主办学机制的建立。
办学自主权的下放,有效激发了学校办学活力,为学校根据特色化、个性化发展需求统筹配置经费、设施、教师等资源,制订招生等教育教学改革政策提供了保障。以下放的自主招生权限为例,青岛39中立足海洋教育特色,通过实施海洋教育创新人才培养班自主招生,由原先名不见经传的普通中学发展为炙手可热的品牌学校;青岛城管学校等中职学校通过自主招生,改变了过去“招来的学生不适合,适合的学生进不来”的窘境。
聚焦资源配置改革
加快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围绕城镇化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等要求,青岛市教育局从科学布局、规划学校做起,颁布实施《青岛市教育设施布局专项规划(2014-2020)》,按照全域统筹、教育先行原则,加快现代化教育设施建设。
全面加快学前教育普惠发展步伐。建立了以地方性法规《青岛市学前教育条例》为核心的学前教育法规政策体系和公办园生均公用经费拨款、普惠民办园生均补助和农村园改造奖补等制度,2011年以来,累计新建、改扩建幼儿园900所,提供优质学位16万个,70%的幼儿可进入公办园和政府认定的优质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就读,学前三年入园率达到98%。将学前教育普惠服务向0-3岁延伸,开展公益早教试点,每年向10万人次提供免费早教指导服务。
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着力补齐农村教育短板,滚动推进了标准化学校、现代化学校建设项目,实施欠发达镇教育扶助计划、中小学校车配备和标准化食堂建设等工程,政府补贴为农村学校配备1200辆校车,建成标准化食堂300余个。着力均衡师资配置,全面建立农村教师岗位津贴,全面推行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轮岗交流,积极探索义务教育教师“县管校聘”管理改革。着力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全面推广名校办分校、委托管理、集团化办学、镇域一体化管理、高校辐射中小学等办学模式,推进全国教育装备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构建以信息化手段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的机制,中小学全部建成校园网,实现“优质资源班班通”。根据教育部课题组发布的2014年副省级城市教育现代化评价报告,青岛市义务教育校际均衡度在15个副省级城市中排名第一。
聚焦人才培养改革
加快提升人才培养水平
青岛市教育局坚持立德树人、健康第一原则,推进体育、艺术专项教学和特色教学改革,以普及游泳课程、校园足球运动和筹备第5届中小学艺术展演为契机,加强学生体育、艺术兴趣和爱好的培养。今年成立了青岛市校园足球协会,出台中小学校园足球后备人才招生办法,进一步建立完善大中小学衔接的大中小学足球后备人才培养体系和政府主导、教育体育合作、学校广泛参与的校园足球工作推进机制,全市校园足球特色学校达到203所,在校参与足球活动的青少年达到9.5万人。
服务海洋强国、创新驱动等战略实施,积极探索不同潜质学生的培养模式,在普通中小学推进小班化改革和学生生涯规划指导、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等实验;在职业教育院校推进与普通本科高校贯通培养改革和普职融通改革试点,开展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加快建设现代职教体系;在大中小学推进蓝色海洋教育实验,面向义务教育学校1-8年级全面开设海洋教育地方课程,面向在青高职院校和普通高校实施重点专业、重点学科共建工程,加强蓝色、新兴、高端产业急需人才培养,年底前将建成海洋特色学校100所。
聚焦办学体制改革
构建多元开放教育体系
青岛市教育局构建鼓励扶持民办教育发展的公共政策体系,广泛吸引社会力量参与办学,2014年批准民办学历教育学校9所,引进社会资金16亿元。广泛开展教育交流合作,加大国内外优质教育资源引进力度,全市各类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和机构达到55个。
高等教育领域的教育合作得到加强,2011年以来,对外经贸大学、上海财经大学等14所国内高校纷纷落户青岛,通过共建研究院、产学研基地等形式,增强青岛高等教育服务地方的实力。西安交通大学青岛研究院已于2014年开始招收研究生。山东大学青岛校区建设任务将于2015年底基本完成,拟于2016年开始招生。对德交流合作不断深入,已正式启动中德职教示范基地合作项目。
聚焦考试招生制度改革
建立科学教育评价机制
青岛市教育局围绕提高质量、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在6所普通高中实行自主招生,实行普通高中分数制与等级制并行录取等招生政策,启动国家普通中小学教育综合评价改革实验区工作,建立义务教育质量和学生课业负担第三方监测机制;试行中职学校按专业自主招生和专业技能检测制度,构建学校、行业企业共同参与的中职学生顶岗实习教学评价体系。
围绕促进公平,建立幼儿园统一招生制度,主城区逐步实施就近入园,热点优质公办幼儿园采取电脑派位方式面向社会招生,坚持实行义务教育就近入学制度,全面取消普通高中择校生政策,普通高中指标生招生比例达到65%。
聚焦保障机制改革
构建教育优先发展体制机制
青岛市教育局坚持议事优先、考核保障,建立教育工作周制度、教育体制改革奖励制度和区市政府教育工作考核、公示制度,将9月份第一周确定为党委、政府主要领导研究教育工作周,研究协调教育改革发展的重点难点问题,对教育改革成绩突破的政府部门和学校分别颁发优先发展教育贡献奖和教育改革创新奖,对区市推进教育重点工作情况在媒体进行公示。
坚持公共资源配置优先,完善教师选拔、管理机制,尊重教师职业的专业性,推广教师面试前置招录制度,支持中小学到高水平大学自主选聘学校多样化发展和专业建设急需的专业人才和紧缺人才,今年进一步探索推进教师聘用制改革,为中小学招聘近3000名教师,解决学校规模不断扩大、教师编制紧张背景下的中小学教师补充难题。
青岛市还建立学校生均公用经费定期动态调整机制,按照减少专项支出、增强学校经费统筹安排能力的原则,不断提高学校公用经费保障水平,幼儿园、小学、初中、普通高中、新疆班和西藏班公用经费分别达到850元、900元、1100元、3200元和15000元,职业学校建立按专业拨付公有经费的制度,按专业分别达到3000-5200元。
聚焦改革,创新突破,有效提高了教育工作的社会满意度。通过多种渠道听民意、解民忧,邀请社会各界参与教育评价与管理,更大程度地争取人民群众对教育工作的理解、支持与认同,2014年青岛市教育局行风在线群众满意率达99.3%,创历年来最高。
放眼未来,青岛市将全面加快教育现代化整体推进步伐,市、区市联动,各级各类教育同步推进,全面提升优质教育资源供给能力,努力办好百姓家门口的优质学校,强化改革突破,全面推动重点领域改革攻坚,积极探索高水平、有特色的现代化路径。青岛市教育局将本着为全市学生、教师、家长和社会负责的态度,继续深耕细作,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