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区某超市驱蚊花露水货架。
业内称并非传统意义上用于农业生产的农药,低毒可用
随着天气逐渐变热,蚊虫也自然多了起来,为了预防被蚊虫叮咬,灭蚊灯、电蚊拍、杀虫气雾剂、蚊香等灭蚊工具成为夏季的热销产品,特别是驱蚊虫的花露水,因其具有祛痱止痒等作用,基本上成为居家的常备品。而最近,不少潍坊市民因“驱蚊花露水是农药”的传闻而困扰不已。7月13日,记者采访了解到,目前市场上近五成在售驱蚊花露水标注为“农药登记证号”和“农药生产批准文号”字样。业内人士表示,花露水虽属农药范畴,但此农药非彼农药,毒性微乎其微。
疑惑 驱蚊花露水含不含农药成分
“请注意:你用的花露水竟是农药”“驱蚊花露水上竟标着农药登记证号?”近来,有不少市民发现驱蚊花露水标着农药登记号,有的还注明“微毒”,有人担心,每天往身上喷驱蚊花露水,难道是在喷毒药?7月13日,记者了解到,因驱蚊花露水标注为“农药登记证号”和“农药生产批准文号”,使其深陷“农药门”。关于花露水到底是不是农药的问题,也引发了不少潍坊市民的讨论与关注。
“前两天在微信上看到这样的传闻,回家一看还真是标有农药登记证号,一家人本来都是用六神牌的驱蚊花露水,这两天都收起来不敢用了。”家住奎文区华光苑小区的陈女士告诉记者,近来因为花露水“农药门”事件,一家人尽量使用蚊香来取代花露水。“这两天看了太多的传闻,总之是无风不起浪,我看还是小心点好,大不了被蚊子多叮几口。”陈女士表示。
“以前看到一些花露水的外包装上有微毒的字样,都不知道为什么?现在想来,说不定就含有一些农药成分,可能没有剧毒农药那么强,但是日积月累下来总归对身体不好。”市民钱女士表示。
记者采访了解到,虽然不少市民对此表示深信不疑,也有不少市民表示不可信。“花露水用了十几二十年了,根本没啥事。如果真的是农药早就把蚊子给毒死了,我看这些都是以讹传讹,放心用就好。”市民林先生表示,要说驱蚊花露水等同于农药,打死自己也不信。从小到大,自己用了很多年不说,如今刚满一岁的孩子也是用宝宝类的驱蚊花露水,根本不会对身体造成伤害。
调查 近五成花露水标有“农药批号”
7月13日,记者走访城区佳乐家、沃尔玛等超市了解到,目前市场上推出的驱蚊花露水中近五成标注有“农药登记证号”和“农药生产批准文号”。值得注意的是,标注有“农药”字样的驱蚊花露水在使用“注意事项”一栏的标注也格外谨慎。
伴随着酷夏的来临,不少超市都把驱蚊花露水、防蚊药水等放置到了显眼的位置。六神、隆力奇、百雀羚、花之魅力……7月13日,记者走访了解到,目前市场上在售的驱蚊花露水品牌多达七八种,根据香型、功效及规格的不同,每个品牌的花露水也有多款类型,价位从几元到二十多元不等。
虽然这些花露水品牌和香型各异,但是其驱蚊功效都是其主打卖点。记者看到,不少驱蚊花露水的包装标签上都有“农药生产批准文件号”“农药登记证号”“农药生产批准证号”字样,占在售驱蚊花露水数量的五成左右;其余不少驱蚊花露水则仅仅标有“卫生许可证”“卫妆准字”等字样。
值得注意的是,记者发现标有“农药登记证号”的驱蚊花露水在注意事项的标注中也相对谨慎得多。如沃尔玛超市在售的一款195ml装隆力奇驱蚊花露水,除了标注有“农药登记证号”和“农药批准证书号”等字样外,还标有“微毒”字样,并表示如使用中有任何不良反应请及时就医。另一款六神清新花香型的驱蚊花露水也明确标注微毒,孕妇禁用字样。此外,不少标有“农药登记证号”的驱蚊花露水也注明婴儿在使用时应稀释五倍。
业内 孕妇婴幼儿慎用驱蚊花露水
这些标注有“农药登记证号”“农药生产批准号”字样的驱蚊花露水到底有没有毒?市民在使用时会不会对身体造成伤害?7月13日,记者从市农业局和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了解到,花露水虽属农药范畴,但此农药非彼农药,毒性微乎其微。
“驱蚊花露水要看登记号,有的是农药登记,有的则是只标有简单的卫妆准字,前者的话属于农业部门管理,后者的话属于简单的化妆品,并没有毒性。”潍坊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以前的一些灭虫剂确实属于农药范畴,也是有毒性的;但是驱蚊花露水严格意义上属于卫生杀虫剂,毒性微乎其微。”潍坊市农业局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虽然驱蚊花露水为农药登记证号,属于农药范畴,但是此农药非彼农药。且驱蚊花露水在生产过程中有严格的执行标准,并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该工作人员也建议,市民在选用花露水时最好使用正规厂家生产的驱蚊花露水。
据悉,再此之前中国农业部门也有相关声明。驱蚊花露水上标注的“农药”,并非我们传统意义上认为的用于农业生产的大田农药,而是被国家管理部门划归到农药产品管理范畴的“卫生用药”。且驱蚊只要产品宣称有预防、消灭或者控制蚊、蝇等功效,无论使用的是什么成分,都必须通过农业部评审,在获取“农药登记证”后才能上市销售,而且产品包装上必须标注“农药正式登记证号”“农药生产批准文件号”等信息,这是我国《农药管理条例》规定的。业内人士李先生也表示,对此市民不必惊慌。但是对于一些特殊人群,如孕妇、婴幼儿、过敏者等在使用时也应该小心谨慎,避免不必要的损伤。 文/图 本报记者 魏慧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