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开学了,孩子还是早晨睡不醒、晚上不睡觉,嚷嚷着不想去上学。”临近开学,山大二院心理专家郭公社接到了家长们打来的咨询电话,毫无例外,谈的都是“开学恐惧症”。如今,“开学”成了压在学生和家长身上的一座大山。
每年刚开学的两周,都是“开学恐惧症”就诊的高峰期。什么是“开学恐惧症”?郭公社介绍,说到底,这是一种情绪上的障碍,最主要的特点就是对学校产生恐惧,学校是孩子心中最“恐怖”的地方。根据诊断经验,“开学恐惧症”主要症状是情绪不稳定、经常无缘无故发脾气、浑身疲劳、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失眠等,有的还有头痛、胃痛等身体不适症状。
这种情绪障碍的表面诱因是“去学校”,但导致学生对学校生活的适应产生焦虑和恐惧的是学习适应不良、人际交往困难等情形;还有可能由于性格缺陷或在学校遭受委屈、羞辱。
面对“开学恐惧症”,家长、学生应该如何调节?对此,郭公社建议,家长别把学校形容成“负面”的代名词。比如,孩子赖床、不想上学,有些家长会恐吓说,“开学了,再不起床就迟到了!”其实,这样只会加重孩子对于学校的恐惧。家长可以尝试换种说法来引导孩子,比如,“快起床去学校,今天能遇到你的小伙伴们。”
对于开学综合征,也并非如此恐怖。“对孩子们来说是暂时的,调节适当的话两周时间就会调整过来。”郭公社说,家长还得注意平时与孩子的沟通,让孩子不要把学习当成负担,而是当成快乐、幸福的事,尤其是不能过度地用精英教育的理念要求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