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虎泉接水点“断供”,在护城河岸上的青龙泉,济南市民又回到冒险接水的状态。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翟恒水 摄
近几年来,每到春天都是泉水最危险的时候。为了保泉,山东济南用上了各种各样的办法。可如何能够建立科学有效的保泉长效机制?在28日上午召开的济南市双月协商座谈会上,专家们围绕这一问题纷纷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干旱加剧泉水危机,人为因素也不容忽视
28日傍晚,趵突泉地下水位为27.20米,距停喷线只有19厘米,比去年同期水位低了40多厘米,处于2003年泉水持续喷涌以来同期最低水位。距离雨季来临还有两个月的时间,泉水又一次岌岌可危。连续几年的干旱无疑是泉水危机的一大因素,但人为因素同样不容忽视。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周青先 摄
据济南市名泉保护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杨波介绍,目前济南市区地下水日开采量达30万方以上,这些水主要被用于工业生产、生活供水及施工建设等方面。在农村地区,大量的地下水被用于灌溉。
此外,杨波表示,随着城市快速向南部扩展,一些重点渗漏带和泉水直接补给面积减少,部分水库、湖泊、河道、沟谷被防渗处理,泉域地下水自然补给能力总体减弱。
这一点已有数据支持。据济南市政协常委、市环境监测中心站站长张怀成介绍,南部山区重要生态功能区生态十年遥感调查结果显示,与2000年相比,2010年具备水源涵养功能的土地面积减少11.4%,城镇用地面积增加22.1%。由此可见,南部山区水源涵养功能呈现减弱趋势,加强水源涵养林建设势在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