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秋的北京,微凉中泛着怀旧的气息。将满53岁的梁艳依旧爱笑,一如30年前在赛场笑着打球的模样。作为中国女排五连冠唯一全部参赛的队员,梁艳与那段辉煌的历史,至今为许多老球迷怀念。
“当运动员时,站上冠军领奖台就是最大的幸福。但是人不能一直只沉浸在那段回忆中,我喜欢翻过那一页,去尝试和享受人生的不同角色。”尽管远离公众视野,梁艳的直爽不减当年。
打排球
“很幸运,赶上了最好的时候”
前不久,全国女排宿将队气排球比赛在辽宁铁岭举行,曹慧英、陈亚琼、侯玉珠等部分老女排队员重新聚首。见到这些老姐妹,梁艳仿佛又回到当初并肩战斗的岁月。“大家见面还是特别亲,总会聊起过去打球时的趣事。”
在老女排队员中,梁艳当年给人的印象总是扎着马尾、笑意盈盈。“我1961年出生,家里没人搞体育,我在13岁之前连排球都没摸过。”恐怕梁艳自己也没想到,阴差阳错走上的排球路竟然一帆风顺。从1975年进入成都业余体校算起,她仅用4年就入选了国家女排集训队。1981年世界杯中国女排第一次登顶时,20岁的梁艳是队里最年轻的队员。“我特别幸运,当替补的时候第一次拿世界冠军,五连冠后就退役了,赶上了最好的时候。”
对于副攻位置而言,梁艳1.77米的身高并不出众,伸出手臂还不及1.72米的郑美珠长。这让她一度顾虑重重,甚至主动向教练邓若曾要求“换人”。“邓指导说,你想走也行,除非能找个比你更合适的副攻来。”此后,梁艳再没打过退堂鼓,凭借过硬的技术和心理素质,屡屡成为中国女排的“奇兵”。“我是临场型选手,在场上打球从不紧张、爱笑,这种乐观的心态一直保持到今天。”
十几年的运动员生涯,被梁艳视为最珍贵的人生标记。“老女排的经历,对我意志力、忍耐力、抗压能力都是很大的锤炼。以后面对什么困难,或是适应不同的生活,跟那时候一比,真不算什么。”
当编辑
“翻过这一篇,人总要向前看”
五连冠的荣耀,让中国女排成为当时的全民偶像。鲜花、掌声、英雄般的待遇,随着这一批队员的退役,终究渐渐归于平淡。有的人难以接受退役后的落差,梁艳却满心期待“更自主的选择”。
当时,一些老女排队员退役后进入体育系统走行政路线,这条路很安稳,却不是梁艳喜欢的生活。“我是个粗线条的人,不想那么四平八稳,有时甚至有点感情用事,只想做自己喜欢的事。”
1986年,梁艳进入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读书,圆自己的大学梦。“老女排退下来念书的没几个,我学的是新闻摄影,进校时年龄比同学大,一度有点不适应。不过我的性格随遇而安,没什么过不去的坎儿。”本科毕业后,梁艳来到《新体育》杂志社工作,在总编室当编辑,一干就是四五年。
与队友不同,梁艳在退役后非常干脆地“翻了篇”,不再刻意追忆或提起昔日辉煌。“她们退役后有一段时间看见排球还会手痒,我不会,过去了就过去了。以前当运动员为国争光,那是应该做的。五连冠对于我,是很美好的回忆,但人总要向前看。”
做老板
“喜欢改变,换种自由的活法”
以前打球时,邓若曾评价梁艳“这丫头鬼得很”。或许正是这种性格,让梁艳再次选择一条“不安分”的路。1995年,一次偶然的机会,梁艳下海办起一家体育文化传媒公司,从此升格为“老板”。
“我喜欢改变,不太适合朝九晚五的工作,以前当运动员太累了,想换一种自由的活法。”梁艳的公司从事与体育相关的业务,随着生意越做越大,她一度国内、国外满天飞。不过,这几年梁艳逐渐减少工作量,把重心转移到家庭,“我想多花一些时间陪陪家人,母亲身体不好,我这个阶段停下来全心照顾老人,多尽孝心。女儿今年26岁,在清华大学读博士,我很为她骄傲。”
在梁艳看来,自己的人生已足够平顺,在“知天命”的年纪,珍惜当下、享受生活成为她最大的追求。打球时留下的一身伤病,让梁艳无法进行稍微剧烈一点的运动,闲暇时喜欢爬爬山、钓钓鱼。“其实老女排练得最苦的时候,我都没赶上。很多队友真是为排球事业奉献了自己的全部。”
竞技体育离不开新陈代谢,但老女排似乎是一个异数,任光阴流逝依然常被提及和怀念。梁艳笑言,这段过往已说过太多遍,但不可否认人生的不同角色,都因“老女排”的标记而愈加闪光。“那段经历浓缩了人生,酸甜苦辣都尝过了,是我一生的精神财富。”梁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