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6日 星期二

新闻热线:0530-5122000

通讯员qq群:162622105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首页 > 一城四乡 > 文学

得此缘不虚此生

2012-06-26 15:46:00 作者:孟中文  来源:大众网
作者简介:钟文,女,原名孟中文。1972年12月生人。中国作家作协会员,菏泽市作协副主席,第十三、十四界政协委员。自1999年从事小说创作以来,先后在《人民文学》、《时代文学》、《山东文学》、《广州文艺》、《当代小说》、《都市小说》、《短篇小说》等发表小说作品若干,出版中短篇小说集《味道》、《水过留痕》两部,随笔集《天使的声音》一部。作品曾5次获省级二等奖,3次三等奖,其他奖项若干。2007年8月短篇小说《涉水而过》获菏泽首界“牡丹”文学奖二等奖,被菏泽市人民政府记三等功一次。现在《牡丹》编辑部工作。

      这就是芸,一个质朴的,实在的,灵秀聪惠的女人,好像就在我们身边。她是一个没有贵妇的矜持和冷傲,没有权妾的娇艳和做作,却品位高雅,志趣不俗,凡事讲究精美细致,懂得生活又会生活的女人……

      更令人感慨的是,芸还主动为丈夫纳妾。这在古今都是不多见的一种胸怀,又是一个女人通达淡定到一定程度的体现,更是女人达到一定人生境界后的结果,也是极度自信和信他的结果。

      林语堂先生曾经将芸视为人间最为理想的女人,还把《浮生六记》当作中国传统文学的代表作推荐给西方读者。林先生真不亏是一代文学大家,有着极高的思想境界和审美趣味与标准。

      作为这样一对懂男人知女人的夫妻,沈三白对妻子芸的欣赏、怜惜和深爱,我们更可以从下面的记述窥见一斑:

      “余为众友邀去,插花布置,因得躬逢起盛。归家向芸艳称之。芸曰:‘惜妾非男子,不能往。’余曰:‘冠我冠,衣我衣,亦化妆为男之法也。’于是易髻为辫,添扫蛾眉,加余冠,微露两鬓,尚可掩饰。服余衣长一寸又半,于腰间折而缝之,外加马褂。芸曰:‘脚下将奈何’余曰:‘坊间有蝴蝶履,小大由之,购亦极易,且早晚可代撒鞋之用,不亦善乎?’芸欣然。及晚餐后,装束既毕,效男子拱手阔步者良久,忽变卦曰:‘妾不去矣。为人识出既不便,堂上闻之又不可。’余怂恿曰:‘庙中司事者谁不知我,即识出亦不过付之一笑耳。吾母现在九妹丈家,密去密来,焉得知之?’余强挽之,悄然径去。”

      这就是沈三白之为,别说他是封建社会的一个男子,就是男女平等的今天,又有几个丈夫能坦荡大度挚爱到如此?又有几个在女人不宜前往的地方,这样鼓励和支持自己的妻子前去?

      尤其在芸病体摇曳之时,沈三白做出的牺牲更令人感慨。这在《坎坷记愁》中有详细记载。他们为了躲债,也为了让妻子芸更好一点的养病,沈三白在两天之内把两个孩子匆匆做了安排——把十四岁的女儿青君,许给表兄的儿子韫石做童养媳。又托友人把更小一点的儿子逢森送去学做贸易……

      要知道,这种决定是从此家人生死两别,骨肉两分,天各一方啊。试问,世间的男子又有几个为了自己的女人能做出血缘与亲情之间的割舍?为了真情抛却了人性中最宝贵的东西?即使在父亲去世时也没能归家!又有几个人做得到?

      妻子芸在异地他乡病逝时,他又将室中所有变卖一空,亲自为妻子成了殓。还从朋友那里筹来十金,在扬州西门外的金桂山,俗称郝家宝塔的地方,买了一棺之地,把妻子芸葬在那里。妻子死后,他从此在扬州靠卖画度日,并常常“哭于芸娘之墓,影单形只,备极凄凉。”其实芸在死之前,曾一再劝他再续“德容兼备者”,但他置之不理,用他自己的话说,他是“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了。从此之后,他从“妻梅子鹤”之语,为自己取号“梅逸”,更表现了他不再续娶的决心。

      芸刚去世时,悲痛之下的他还曾这样写:“呜呼!芸一女流,具男子之胸怀才识。归吾门后,余日奔走衣食,中馈缺乏,芸能纤悉不介意。及余家居,惟以文字相辨析而已。卒之疾病颠连,愤恨以没,谁致之耶?……”

      他们夫妻在绘画篆刻时,还曾刻有“愿生生世世为夫妇”图章二方。更可窥视他夫妻之间的恩爱。

      一个男人,虽然他不能在权力和财富上与贵族官宦相抗衡,在才气上也不能和李白杜甫相比拟,只属于一介平民,但他是高雅的,实在的,质朴的,不俗的,懂生活、知女人的……

      作为一个女人,虽然她不是十分美丽的,但她灵秀活泼,性情温顺,解语知心,才高夙惠,是懂男人的……

      一个男人或一个女人,一生能遇到这样一个伴侣,能得到这样一段姻缘,还有何求?即使吃糠咽菜,衣衫褴褛,少活几年,又有何怨?

     

    (责任编辑:刘嵩岳)

棣栭〉<<12>>鏈〉

新闻热线:0530-5122000 新闻邮箱:dzwhzjzz@126.com

相关阅读: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网友热帖

重磅专题

记者调查

论坛热帖

关于我们 - 报业集团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业务拓展 - 人才招聘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 2001-2013   dzww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Email:webmaster@dzwww.com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音像制品出版许可证
鲁ICP备09023866号 新出网证(鲁)字02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