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网菏泽5月6日讯(记者 刘进 见习记者 孔祥申 通讯员 吕明磊)经过归类制定十项脱贫路子,贫困户可根据实际情况自主选择。昨天上午,“中国网络媒体菏泽行·关注脱贫攻坚”采访团了解到,曹县经过精准识别和归类帮扶,推出产业脱贫、结对帮扶、扶贫开发资金等八项措施并送村到户,两年内全县脱贫7万人。
电商带就业,一年让2120人脱贫
电商扶贫是菏泽扶贫工作的创新之举。曹县发展农村电商一枝独秀,有“淘宝镇”4个,占全省的2/3,“淘宝村”34个,占全省的1/2,越来越多的农副产品通过电商走向了广阔市场,带动了周边群众脱贫增收。
“淘宝投资小,见效快,是农村贫困户最有效脱贫的方式之一。”曹县大集镇常务副镇长安庆说,大集镇把电商扶贫作为精准扶贫的主渠道,采取了开设网店、协助小额贷款、帮助就业、免费办理相关证件等多种帮扶措施,先后培训贫困群众1200余人,帮助贫困群众开设网店2189个,安置贫困群众就业4128人,走出了一条“创业带电商,电商带就业,就业带扶贫”的脱贫致富之路。
“我大学的专业是航海技术,毕业后一心想创业,看到家乡有这么多的创业优惠政策,就回来了。”28岁的赵忠标是金丽舞蹈服饰的销售经理,四年前,他和两个朋友一起创办了这家公司,依靠大集镇产业、政策优势,去年销售额突破1000万元,带动了不少贫困群众脱贫。
通过努力,2015年大集镇实现脱贫1118户、2563人,其中依托电子商务及相关产业带动了2120人脱贫,占全镇脱贫人口的82.7%。
企业扛起责任,千余贫困家庭脱贫
据统计,2014年通过精准识别,曹县共有579个贫困村、13.5万户、44.2万贫困人口,贫困发生率为32.14%。“贫困人口大都分布在黄河故道、太行堤水库等盐碱低洼区和位置偏远、交通不便的乡村。主要原因是劳动力密集型企业少,没有大的支柱产业。农民收入低,有劳动力的主要靠外出打工挣钱,没劳动力的老弱病残户只能靠平均1亩地收入或社会救助。”曹县扶贫办主任李建民说。
青菏街道办事处利用辖区内企业众多的优势,组织企业参与扶贫工作成为另一个亮点。青菏办事处鼓励企业积极承担社会责任,积极开展帮扶困难群众工作。有的企业直接吸收贫困家庭中有劳动能力的进厂务工,有的企业通过带动贫困户家庭从事企业生产周边产业,大大提高了困难家庭的收入水平。
山东曹普工艺有限公司是曹县规模最大的农副产品深加工龙头企业,截至目前,共吸纳1300多名贫困职工就业,占职工总数的25%,人均月收入2500元以上,实现了1100户贫困家庭脱贫。同时,通过基地加农户的方式,带动周边乡镇农民创收。倪集办事处刘桥村村民刘德山,全家5口人,家庭收入以种植农作物为主,通过为曹普公司提供实木橱柜框架,利用家庭作坊进行生产,仅此一项每年可增收10万多元,做到了脱贫致富。
122座木耳大棚,托起238人脱贫梦
曹县青堌集镇班庄村2015年初共有贫困户140户,贫困人口408人,村集体没有任何收入。山东交运集团派驻的“第一书记”李秋明仅用一年的时间,建立起扶贫项目,使班庄村脱贫了63户,234人。
通过走访调查,李秋明把30万元扶贫款以无息贷款的方式精准到20个扶贫户,鼓励他们建大棚木耳项目,视贫困户脱贫情况,次年收回脱贫户资金,再给其他贫困户。2015年度20个贫困户新建木耳大棚60个,每个棚的年纯收入5万元左右,30万元的专项资金在村内实现了循环使用。
实践证明,李秋明推行的这种帮扶方式很有效。参与木耳种植的贫困户接受帮扶后,次年即可脱贫。目前,班庄村已建木耳大棚122个,土地流转21户,256亩,因此而脱贫近80人。班庄村贫困户在大棚务工达8246人次,涉及到61户贫困户238人,实现脱贫。同时,木耳大棚吸引了其他乡村乃至其他县的群众前来打工,带动了班庄村餐饮业的发展,形成了贫苦户、被扶贫困户与村集体共同致富的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