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魁莲,东明县菜园集镇庄寨村村民。婚后四年,丈夫不幸患上强直性脊柱炎,从此卧床不起。22年来,为给丈夫看病,她遍访名医,不惜血本;照顾丈夫,无微不至;抚育孩子,尽心尽力;种田打工,含辛茹苦,用女性柔弱的肩膀,一力挑起整个家庭的重担。
汪明启,成武县苟村集镇小留集村村民。今年3月28日下午在村头放羊时,看到三个孩子不慎栽进3米多深的坑塘,危急之中,他用力将手中的放羊鞭准确地甩向水中的孩子,并指挥着他们抓紧鞭绳,踏着湿滑污泥,克服65岁高龄体力不支的困难,将三个孩子成功施救,被赞为“智救落水儿童的神勇老汉”。
侯凤珊,郓城县玉皇庙镇玉皇庙村人,现在济南工作。去年11月份弟弟确诊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她心痛不已;12月份跟弟弟配型成功,为了救弟弟,她虽然已身怀六甲,却含泪选择流产,在生命抉择的分叉口,她说“孩子还可以有,弟弟只有这一个”。
靳宝金,牡丹区第十一中学副校长、牡丹区“红盾情”爱心委员会委员。十余年来,他始终怀着一颗仁爱之心,关照贫困家庭和鳏寡孤独老人,利用周末和节假日,深入到农村考察捐助对象,资助贫困儿童、孤儿、孤寡老人,把爱播撒给那些残缺家庭的孩子和老人,被誉为扶贫助困的好园丁。
刘乃现、朱坤俊,单县龙王庙镇小孟庄村村民。二十年来,夫妻俩坚持义务赡养无儿无女的邻居孙闫氏,照顾她生活起居,就医问药,帮助她盖房子,安装自来水,改善生活质量,让老人安享晚年,被誉为爱老敬老的贤伉俪。
李俊棉,牡丹区水洼街居民。 丧夫十年,为了孩子少受委屈,公婆有人照顾,李俊棉始终没有改嫁。十余年照顾瘫痪在床的公公和体弱多病的婆婆,婆婆去世后,六年如一日为公公端水端饭、擦屎擦尿,她不仅是儿女心目中伟大的母亲,更是公公心中的好儿媳。
张学伟,成武县一中教师。今年5月28日下午,张学伟在成武生态园的湖中游泳,偶遇一男童落水,他迅速潜入小孩落水方位,抓住男孩奋力把他托举出水面并游向岸边,坡陡岸滑,几经努力终将男童推上湖岸,确认男孩无恙后才默默离开,被网友赞为勇救落水儿童的“托举哥”。
平善巍,菏泽交通集团有限公司花都商埠职工。2015年10月2日,他在巡逻过程中发现一个黑包,内有2万余元现金、身份证、银行卡。他多方寻找,通过乡镇政府、辖区派出所、市场管理处等途径,终于联系到失主,将失物如数归还,并婉拒了失主两千元酬谢,被誉为拾金不昧的好青年。
张传峰,郓城县黄集乡张宇村人。创业成功后,带头创办养猪合作社,帮助社员从银行贷款并给予贴息,免费发放母猪仔,自费聘请专家教授养殖知识,共计增加农民收入600余万元;他热心公益,为家乡出资60余万元修路、打井、建广场、盖书屋。用20年的艰辛努力,践行了带动群众脱贫致富的铮铮誓言。
张银雪,单县莱河镇袁堂村村民。虽然家庭生活十分困难,结婚8年,她始终对家人不离不弃,丈夫常年在外打工,公公八十多岁重病在床,婆婆年近八十有精神病,小叔子四十多岁患有智障,还有残疾的五保户三婶,都由她一人照料。她出色完成各种角色,用自己的善行义举为80后青年代言。
文红燕,东明供电公司“善小”雷锋团队队长。自2010年从事公益活动以来,坚持利用业余时间组织开展和参加义工帮扶、捐助、救济、无偿献血、环保等公益活动180余次,长期帮扶困难家庭,累计捐款30000余元,服务时间达600多小时,累计无偿献血已达2400cc。用一桩桩“小善”汇聚成温暖人心的“大爱”。
杨娟,鄄城县供电公司员工。十多年来,她精心照顾高位截瘫的母亲,医院多次下病危通知,她始终不抛弃不放弃,母亲近年病情稳定,创造了医学奇迹;工作上她从未放松过对自己的要求,苦练基本功,成了95598坐席代表骨干,带领团队开展全新业务,是小伙伴的主心骨,真正做到了工作家庭两不误。
孙舒,英国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在读研究生,曹县人。虽然远在海外,却心系家乡,虽然自己还未毕业,却利用自己兼职打工的收入,在曹县慈善总会建立孙舒微基金,每年定向捐助5000元,帮助一名贫困女孩完成学业,被誉为最美爱心留学生。
郭明林,定陶县马集镇郭油坊村村民。1岁时生母病逝,11岁父亲双腿残疾,他开始扛起生活重担,并照顾残疾父亲40年;2004年父亲去世后,他坚持赡养继母,伺候衣食起居,行孝床前病榻旁十几年如一日,被继母誉为比亲闺女还亲的人。
李庆海,巨野县核桃园镇付庙村人。十六年间,每逢节假日都为村里孤寡老人送去现金和慰问品,每年冬季坚持为镇敬老院老人添置防寒服、棉被、棉鞋等御寒衣物,累计捐款捐物15万余元,他用身边的小事书写了凡人善举的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