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翌海的沙书作品
练字是沙书的基础
魏翌海在讲解作品
大众网菏泽8月1日讯(记者 张鹏)一袭红色古装,手端铜盆,10米红布一铺,步量一遭,一个潇洒的旋转,举手抄沙,闪转腾挪间沙落成字——“爱心走进敬老院,辛福健康每一天”,14个大字,整整用时3分钟时间,一气呵成,分毫不差,粒沙未剩。他就是中国著名沙书艺术奇人——聊城市沙书艺术书法家魏翌海大师。
沙书艺术家现场表演 百余幅书法作品现场义卖
7月31日至8月1日,应菏泽大赛商贸有限公司邀请,魏翌海来到菏泽市定陶区进行沙书表演。10米的红布铺在地上,铜盆手中一托,“8”字步一迈,60岁的魏翌海脚步收放自如,遒劲有力、厚重大气的沙书便由指尖跳在眼前,大字落成,笔锋流畅,现场一片掌声。
“真厉害,写字之前他说用3分钟时间,把铜盆里的沙子用完,同时也把字写完,没想到真做到了!”现场,市民李先生赞叹不已。而对于魏翌海来说,经过40余年的实践,完成这样的作品已经没有任何困难。
两天的时间里,魏翌海还在现场挥毫泼墨,书写近百幅书法作品,现场进行义卖。魏翌海告诉大众网记者,在这为期两天的活动中,用作义卖的书法作品不定价,市民可以根据自身情况献出爱心,义卖所得资金将捐给定陶区的敬老院。
12岁起苦练书法自成一体 骨显神现立体感十足
出生于聊城市的魏翌海是家族里沙书艺术的第三代传人,沙书虽不同于传统的书法艺术,但仍需以书法为基础,否则撒出来的字会“走了形”,没了魂。因此,魏翌海从12岁时就开始提笔练字,经过40余年的苦练,他的字逐渐成熟,字体以隶书为主,融入魏碑,自成一体。
与书法艺术不同,沙书主要用的料并非纸墨,而是布和沙。魏翌海告诉大众网记者,开始练习沙书的时候,沙子不好找,他就用沙土在地上撒字,但沙土较重,从指尖漏得快,不是理想的材料。此后,他试过麦麸、石灰等多种材料,最终选择使用食盐。
魏翌海直言,开始练习沙书时,从结构到笔法都难以掌握,但魏翌海没有气馁,一遍又一遍,一把又一把,久而久之,他的沙书艺术逐渐成熟,开创了一种独具特色的沙书艺术风格。
“但要想称得上绝活,必须有自己的特色。”魏翌海说,他的沙书讲究“三结合”,即撒完、料完、字完,通俗来讲,就是在规定时间内,把铜盆内的食盐撒成文字,做到分秒不差。因为沙书表演难以保存,魏翌海便不断提升观赏效果,除了以白盐代沙子外,他选择大红地毯为纸,辅以玉米丝,作品完成后,呈现出“白中有黄、黄中有红”的特点,骨显神现,立体感十足,给人以极高的审美愉悦感。
曾撒出36米长庆奥运口号 立志宣传弘扬沙书艺术
2005年,魏翌海的沙书艺术被评为“江北水城文化旅游节民间绝活大赛银奖”,目前又被确定为聊城市东昌府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他本人也被评为“民间技艺大师”。但个人的成就并没有让魏翌海止步,怎样更广地弘扬沙书艺术成了魏翌海思考的问题。
近年来,文博会、工艺品博览会等博览会上一直都活跃着他的身影。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魏翌海在聊城一处广场上用料30余斤,写下了36米长的“激情奥运 和谐中国”口号;2010年广州亚运会期间,魏翌海自费在广东住了20多天,写下了“激情亚运、和谐广州”的口号,有力地宣传弘扬了沙书艺术。
苦练四十余年,撒多少字,用多少料,分毫不差。但现在,魏翌海还坚持每天6点起床练习撒字和步法,“这门艺术技巧性很强,需要长久保持专注。”不少人慕名前来学艺,魏翌海一概不拒,都热心指导。对于沙书艺术的传承,魏翌海准备开办一所以沙书为特色的艺术学校,让更多的人了解学习沙书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