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任编辑:潘敬敬
编 者 按
党和国家一直秉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和措施。
1944年9月8日在张思德同志追悼会上,毛泽东主席在题为《为人民服务》的演讲中说:“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只要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不管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都行。只要你说得对,我们就改正。你说的办法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照你的办。”
在2017年新年贺词中,习近平总书记说,“新年之际,我最牵挂的还是困难群众,他们吃得怎么样、住得怎么样,能不能过好新年、过好春节。
在3万多字的十九大报告中,有203次提到人民,3次强调人的全面发展,4次提出以人民为中心。
一个多月前
一篇《书记的耳光》800字文章
在菏泽人乃至全国网民的朋友圈热传
文章讲述了原菏泽地委书记周振兴
因看到一位为革命作出巨大牺牲的老人
吃不上半碗猪肉而自打耳光的故事
让无数网友动容
这个故事来自一段不远的历史
却深深地触动了当代人的灵魂
很多网友也很好奇
写这篇文章的作者“天阔”是谁?
8月16日上午
大众网记者一行三人来到曹县
对本文作者“天阔”进行了专访
已经65岁的“天阔”仍然坚持用笔来书写文章
两年前写的八百字文章,火遍网络感动中国
“天阔”的真实身份是曹县作协副主席、原曹县广播电视局局长王泽坤。他年少从军,好文上进,转业后在县广播站做记者,经常深入乡村采访,了解社情民意,先后十多次被评为全市广播电视宣传先进工作者,他的新闻和文学作品总是与时俱进,弘扬主旋律,反映人民心声,充满正能量。
在县广播站做记者的时候,因为工作需要多次跟随原菏泽地委书记周振兴同志下村,去过楼庄、长乐集等很多乡镇的一些村庄。干了多半辈子传统媒体,发表了诸多新闻和文学作品,王泽坤从来没有想到,他在65岁的年龄上——退休多年之后,一篇短文让他爆红。
“真是想不到,能够引起这么多人的关注。”王泽坤了解到,《书记的耳光》在人民日报客户端及其海外版新媒体“学习小组”微信公众号、半月谈等多家中央级权威性媒体刊载,24小时之内,人民日报客户端的点击量就突破了二百多万,引发了强烈的社会反响。
《人民日报》刊载的专访文章
对于文中的主人公“老书记”周振兴,王泽坤印象最深的就是他的率真,在任期间老百姓对他都是赞不绝口。每次去村里看望村民,都是自己一个人去,一般不让别人跟随。有时候渴了,他会直接走到村民家中舀水喝,让群众感觉毫无距离感。每次看望离开后,过几天都要亲自打电话询问有没有吃饱饭,“他是一位可以放下干部身份融入群众的人,很真实,没有一点架子。”王泽坤说。
原菏泽地委书记周振兴 资料图
说起《书记的耳光》中周书记前去看望的倪巧云老人,王泽坤说:她非常了不起,当时为了支援八路军,把自己家的私人物品全部变卖,每天做九顿饭,最多的一天做了13顿饭,而她自己只吃一顿。因此她家被称为私人开办的“共产主义大饭店”,专为共产党人活动提供保障。
王泽坤告诉大众网记者,38年前,他还是曹县广播电台的一名年青记者,周书记去看望革命烈士刘齐滨的遗孀倪巧云,他发现她身患重病却吃不上一口红烧肉,出于自责自打耳光。周振兴书记体恤百姓贫苦,因自责而不给自己留一点情面的行为给他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当时便记录在了笔记本上。
王泽坤向大众网记者介绍已出版的文学作品
2016年,王泽坤正准备写一篇110万字的长篇小说,在整理笔记查阅资料的时候,偶然看到多年前工作时记录过的这个素材,回忆起当时的情景再次深受感动,便萌生出了将其书写成文的想法。文章写好了,他觉得有些敏感,担心被误读,于是放在一旁。直到一个半月前,这篇八百字的文章发表在《菏泽日报》文学副刊,迅速引起网民关注。
文章火遍网络的背后,是老百姓对真心为民干部的期盼和尊重
王泽坤明白,文章之所以受关注,是因为他讲述了一段真实的、并不久远的历史,通过这件小事,反映出一名党员干部为人民谋幸福的情怀。周振兴书记当年感动了他,38年后他用文字记录的这件小事,仍然感动了众多读者。事实证明,真心为民的干部永远受人尊重。
周振兴老人
“现在个别领导干部不作为、乱作为,其实就是怕出事,缺少担当,这篇文章之所以受欢迎,也许就是因为寄托了老百姓的一种期待。”王泽坤这样说,“为官一任必须造福一方,这也是每一位领导干部都应该像周书记学习的地方。”
以史为镜,让这些敢担当有作为、与民同甘共苦的精神流传下去
《书记的耳光》火了。有全国各地的文友跟他联系,将根据这篇文章写成的诗歌发给他;也有老朋友提醒他:注意分寸,别被人扣上“借古讽今”的帽子。
对此,王泽坤内心是坦荡的。文章发出后,没有哪位领导对他提出异议,甚至也没有领导“提醒”他。他从文章的反响中,感受到读者对周振兴书记的尊崇,那是对共产党员不忘初心的敬畏。王泽坤退休前曾是曹县广电局“一把手”,他知道每一位领导干部都想干事,想干成事。当前的官场生态尽管仍需净化,但是分明已经澄澈了许多。
王泽坤书桌上摆放的旧书
退休后,王泽坤读了许多书,对于党的历史以及历史长河里的细节有了更多了解。历史是一面镜子,它告诉我们从哪里来,往哪里去。在不同时期,共产党员有不同的使命,但是初心始终不变。王泽坤能做的,就是用文字还原一段历史,甚至一个细节,让当代人受到教育,获取力量,树立信心。
几天前,王泽坤发表新作《党员干部运粮队》。该文讲述了在1960年曹县闹饥荒的几年间,时任曹县县委书记霍志仁、副书记丁捷、运梦松、高原等组织6300多人的党员运输队,将国家拨付曹县的16812吨粮食和棉花、被套及外地支援的近3万件棉衣,从百里之外的商丘小坝将救济粮徒步拉回曹县的故事。同样体现了当年领导干部始终将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与民同甘共苦,真正造福于百姓的奉献精神。
正是这些颇有历史的书,影响了王泽坤的写作生涯
“不忘历史才能让我们奋进,历史可以让我们少走弯路。”王泽坤说:“其实还有更多这样类似感人的故事,之所以要挖掘这么多故事,是因为这些故事中都透露着一种“真”,真实、率真,对当今时代有启示意义。”
《党员干部运粮队》发表后,有人告诉王泽坤,曹县县委书记张乾山在朋友圈转发了这篇文章,并转发在微信群里。王泽坤认为,这说明当前的领导干部都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人民群众需要在历史的故事中收获感动,领导干部也需要从中得到力量和信心。
埋头写作的王泽坤
王泽坤有一个心愿:他想趁这些老领导还在世的时候,挖掘更多这样饱含真情的故事,整理出来制作一本红色教育教材。当然,靠他一个人的力量肯定是不够的,他已经发动了曹县作协全体作家,县一中老师以及社会上的很多热心人等共同来书写,目前已经收集了40多篇小短文。
“当这本红色教育教材出版的时候,我要筹办一场“不忘初心”文艺晚会,将这些故事通过舞台剧的形式演绎出来,真正让这些敢担当有作为、与民同甘共苦的精神流传下去。”王泽坤说。
责任编辑:潘敬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