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190906171014.png

菏泽一家四代人出了7位教师 用传承阐述何为“师道”

2019-09-06 17:07:00 来源: 大众网菏泽·海报新闻 作者: 张芳 沈甲亮 徐德波

IMG_0198_副本.jpg

东明县刘楼镇程庄村,四代教师的老家

墙上挂着东明五中九届一班毕业师生合影

叔叔程红军向记者展示英语课本和汉英词典.jpg

程红军向记者展示英语课本和汉英词典

程卫民在教授四年级语文课《观潮》.jpg

程卫民在教授语文课《观潮》

微信图片_20190906152436_副本.jpg

最年轻的一代教师程世涵正在上篮球特训课

  大众网·海报新闻菏泽9月6日讯记者 张芳 沈甲亮 徐德波)今年9月10日是第35个教师节,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在菏泽市东明县刘楼镇程庄村,有这样一个家庭,无论是在战火纷飞的年代,还是和平岁月,四代人薪火传承,始终坚守在讲堂上,到如今已经从这个家庭里走出了7位教师。今天,大众网·海报新闻推出教师节特别报道,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在教育战线上默默耕耘的四代人民教师之家,聆听他们的故事,再次用初心与情怀理解“师道”的含义。 

  从教30年,教师节的回忆总是伴着温暖 

  9月5日上午,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来到东明县渔沃中心小学,砖红色的教学楼,全塑胶跑道盘旋着绿油油的足球场,三五成群的孩子正在嬉戏。记者见到了已经是家里第三代教师的程卫民,他在这所小学教授语文,今天是他来到渔沃小学的第5天,却已经和这里的学生熟悉起来。在采访中,不断有学生路过,亲切地问侯“老师好!”这时,程卫民便面带微笑回应着“孩子们好!” 

  “1990年,我从单县师范学校毕业后,先是在当时的东明县刘楼乡小学教了一年多语文后,被调到了东明县第二实验小学,在二实小教了28年语文。今年听说学校有到农村小学援教活动,我马上报名了,经过层层筛选,来到了渔沃中心小学支教。”程卫民说,已经有30年教龄的他,依旧清晰地记得第一次以老师的身份过教师节的情形。一入教室,孩子们纷纷围了上来,争先抢后地把画满卡通图案的卡片送到他手里,随后孩子们齐声合唱,祝他教师节快乐。“每当想起来,孩子们稚嫩的歌声总会萦绕在我耳边,心里也暖暖的。”程卫民说。 

  49岁的程卫民在一众年轻教师中,显得格外独特。年轻教师们称赞程卫民为人亲切,教学经验丰富,一手好字更是在以“书法”为特色学校里,有口皆碑。程卫民告诉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我的毛笔字,是我爷爷和我父亲教的,他们也都是人民教师。” 

  祖辈传承,一家四代人走出7名人民教师 

  据了解,程卫民的爷爷是位私塾先生,抗日战争时期,便在村子里的学堂授课,并成立了程庄村抗日小学,教孩子们识字和算术。“战争年代,来上课的孩子并不多,万一遇到敌人进村,就得马上藏起来,很难静心学习。”程卫民说,即便是这样的环境下,爷爷还是坚持着教学工作。 

  “教师,是个清贫的职业,做老师就不要想着升官发财,但老师这行业带来的快乐和成就感,是别的行业都比不了的。我的爷爷总是这样说。”程卫民告诉记者,在祖辈的耳濡目染下,家族四代人,已经出了7名教师,程卫民的二妹妹在东明县第三实验小学教语文,四妹妹曾在东明县第一中学任教。 

  受祖父熏陶,父亲程洪保和叔叔程红军也报考了师专,选择做一名老师。5日下午,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来到东明县刘楼镇程庄村,见到了已经退休回到老家的两位老教师。红砖木门,干净的院落,房间里的布置一目了然,一个老式的书橱上,整齐地排列着泛黄的书,墙上的木框里放着许多老照片,“东明五中九届一班毕业师生合影”“刘楼联中七七年届七二班毕业师生合影留念”……一张张老照片整齐地存放在玻璃镜框下,仿佛诉说着那段书香时光。 

  褪去教师身份的两位老人,做起了农民,耕耘着两亩薄田。说起那段教书岁月,老人的眼里仍然显得精神矍铄。1985年,第一个教师节时,两位老人刚刚走上教师岗位。程红军说:“那天,我们全体教师被喊去乡镇里开会,领导拿着大喇叭,说一些鼓励我们的话,最后每人分了一个崭新的笔记本和两条毛巾,我们都高兴地抱着东西回家了。” 

  “1981年,我在刘楼中学教英语课,那时英文在农村还是很稀奇的,没几个人会读,只有我能教得了。”程红军边说边从书橱里拿出一本泛黄的英语书,指着书中一个单词,读道“text”,随即露出害羞的笑容说:“那时候,我整本书背得滚瓜烂熟,不过现在都忘了,发音也不准了,让人听了笑话。” 

  程洪保则是全能教师,39年从教生涯中,教过语文、数学、化学、历史、音乐,跨度更是从小学到高中。“那时候教师紧缺,每一位老师都是什么课都要会教,遇到不会的,就先自己学,研究透了,再教给学生。”程洪保说,此外,手风琴、二胡等乐器也样样精通,每次学校里组织文艺演出,总能看到程洪保的身影。“工资一个月只有30几块钱,节省着用,也够了,主要是和孩子们带在一起,就感到快乐。” 

  四代并不是终点,在讲台的坚守是传承更是责任 

  现如今,在这个教师世家中最年轻的一代是程世涵,他正在汕头潮阳实验学校教授体育课,虽然出身教育世家,但两年前第一次站在课堂上的他,依旧紧张到双腿打颤,喉咙发干。“当时学生们齐刷刷的眼光看向我,看着孩子们信任的眼光,我突然一下子明白了我们一家人坚守在讲台上的意义,是传承,更是责任。”程世涵告诉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经过两年的从教,程世涵已经探寻出了自己的一套教学理念,闲暇时,他也会和父亲程卫民交流经验,有时教学理念会有冲突,但程世涵依旧很佩服父亲:“父亲经常跟我说,他有一个心愿,希望在剩下的11年执教生涯中,每年都能站在讲台上,为学生上课,一直到他抬不起胳膊,写不了字。” 

  “父辈是榜样,一直激励着我,既然选择了教师这个职业,我就会好好的教书育人,以后我也会鼓励、支持我的孩子做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就像当初父亲鼓励我一样。”程世涵说。 

责任编辑:李亚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