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刘亚
责任编辑:刘进
编者按:《府东街》是大众网菏泽打造的时政栏目,论时事,说热点,用别样视角,表达菏泽态度,呈现菏泽之变。
此文是第98篇。
大众网记者 南祥伟 菏泽报道
2025年春节假期前后,菏泽市各区县纷纷召开新春第一会,吹响了新一年高质量发展的冲锋号。这些会议不仅为各区县的发展定调,更展现了菏泽全市上下锚定“后来居上”目标的坚定决心。一些地方甚至“抢跑”,在春节假期期间就召开了“新春第一会”。一时间,处处涌动着发展的春潮。这些会议,恰似声声号角,奏响了2025年奋斗的激昂旋律,饱含着敢为人先、拼搏奋进的磅礴干劲。
放眼菏泽各区县的新春第一会,“改革创新”被显著突出,多地吹响经济高质量发展“冲锋号”。
不约而同,各县区纷纷让企业家站上C位
2月6日,菏泽市召开全市抓改革创新促高质量发展大会,连续第三年在全市新春第一会上隆重表扬优秀企业家,充分肯定他们在经济发展中的关键带头作用。会议表扬了5位杰出企业家和20位优秀青年企业家,并首次将青年企业家纳入表扬范围,彰显了对企业家群体的高度重视。
各县区的新春第一会也不约而同地将焦点集中在优秀企业家、民营经济和营商环境等话题上,这一现象不仅体现了各县区对企业家群体的高度重视,更彰显了其以改革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的坚定决心。通过表扬优秀企业家,各县区释放出尊重企业家、支持民营经济的强烈信号,营造出良好的营商氛围。
之所以各区县都不约而同跟随市政府的步伐让企业家站上C位,不仅是对其贡献的肯定,更是对企业家精神的弘扬。当前,菏泽市占主导地位的依然是传统产业,骨干企业也多属传统行业。对此,菏泽以“新质生产力”为突破口,全力推动产业链向高端攀升,近年来还集中力量打造生物医药、高端化工、新能源等10条重点产业链,因地制宜培育13个县域特色产业集群,实现了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比翼齐飞。
菏泽市2024年预计完成生产总值4800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29.2亿元,7项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居全省前3位。其中正是这些企业家成为了经济发展的中流砥柱。他们在各自的领域中披荆斩棘,凭借着敏锐的市场洞察力、果敢的决策力和顽强的拼搏精神,为菏泽的产业升级、经济增长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成为推动菏泽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
菏泽各区县新春第一会聚焦企业家和民营经济,既是对过去成绩的总结,也是对未来发展的布局。这种以“人本思维”驱动高质量发展的模式,展现了菏泽在新时代背景下实现“后来居上”目标的决心与智慧。
各显神通,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目标明确后,“打法”很关键。
不但是礼遇企业家,各县区也均将“改革创新”作为会议的核心主题,强调通过改革破解发展难题,以创新驱动经济转型升级,同时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通过政策支持和服务创新为企业减负增效。在这之外,各县区在高质量发展上还各有侧重。
牡丹区与郓城将重点落在营商环境之上。牡丹区会上印发了《关于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的十项措施》,强调各部门、各镇街要把改革创新优化营商环境促进高质量发展作为2025年工作的首要任务,实行月调度、季总结、半年评制度,及时总结提炼工作中的新进展、新成果、新举措,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营造“亲商、重商、安商、富商”的浓厚氛围。郓城县作为民营经济大县,强调了服务好企业和市场主体,就是服务全县人民。要求政府将拿出实实在在的行动和举措,帮助企业降本增效,持续增强企业发展的内生动力。
单县和鲁西新区则紧抓重点产业,分别践行“工业立县、产业强县”战略和“产业兴区、工业强区”战略。单县连续四年将重点产业发展作为春节开班后第一个大会的主题。会议要求坚决打赢产业升级“主动战”、招商引资“突破战”、主体培育“接续战”、项目建设“攻坚战”、优化营商环境“持久战”、培育企业家队伍“整体战”,主动作为,迎难而上,加快推动全县重点产业高质量发展,重点产业营收力争达到650亿元。鲁西新区则将今年作为实现“一年起好步、三年打基础、五年见成效、十年翻两番”发展目标的关键之年。加快构建具有新区特色的“221”现代产业体系,着力提升城市管理水平,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着力防范化解风险隐患,以经济发展和产业培育带动各项事业走在前、作表率。
鄄城县和定陶区强调了改革创新促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性。鄄城县聚焦传统产业蝶变升级抓改革创新,聚焦新兴产业全面起势抓改革创新,聚焦城乡融合发展抓改革创新,聚焦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抓改革创新,聚焦防范风险保稳定抓改革创新,聚焦推进社会事业抓改革创新。加强整体谋划,凝聚抓改革创新促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合力,压实改革责任,狠抓改革落实,加强改革宣传。
定陶区明确了改革创新是今年工作的主题主线,同时更加注重人才队伍建设,要做好“以产聚才、以才促产”的大文章,要更加注重制度机制创新,要更加注重问题导向抓改革。
巨野县和成武县则为全年定下了基调,分别将2025年确定为“提质增效年”和“巩固提升年”。巨野县着力在经济运行、招商引资、乡村振兴、城市建设、改革创新、民生福祉等六个方面“提质增效”。锚定目标,确保各项任务高质量落实。健全机制,为“提质增效年”提供坚强保障。成武县紧紧围绕经济发展、民生改善和党的建设等重点工作,探索走共同富裕的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发展之路,聚焦“三量”提升目标、“四大改革创新”、夯实农业农村基础、“六个必须”“五项提升”等方面,抓好城市品质提升。
东明县将突优势、补短板、强弱项、守底线作为2025年的工作主线,全力打造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要求项目建设要拼出新气象,招商引资要拼出新路径,改革赋能要拼出新作为,企业培强要拼出新成效。
曹县将“精细化”作为关键词,要求要以“精细化管理”打造政银企合作新局面,政府部门要“精细化”提升服务能力,金融机构要“精细化”提升业务能力,企业要“精细化”提升管理能力。2025年全县要“精细化”做好招商引资,“精细化”做好项目建设,“精细化”做好“六个着力”。要以“精细化管理”提升全县干部能力素质和水平,以“精细化”思维提升勤学善思的能力,以“精细化”方法提升破难解困的能力,以“精细化”理念提升工作创新的能力。
新年伊始,各县区通过表彰先进、部署重点工作等举措,展现出蓬勃向上的发展态势和全市上下锚定“后来居上”目标的坚定决心。新的一年,菏泽全市将以改革创新为引擎,推动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协同发展,优化营商环境,提升干部能力,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规划谋划之年,一年之计在于春,菏泽各地的新春第一会聚焦新一年的发展重点,向外界释放了发展的信号和决心,具有“风向标”意义,接下来如何落实,值得期待。
初审编辑:刘亚
责任编辑:刘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