府东街|亚冬会上三天两冠!菏泽“武术+”模式带动竞技体育崛起

2025-02-11 17:15:30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刘亚 梁永琪

  编者按:《府东街》是大众网菏泽打造的时政栏目,论时事,说热点,用别样视角,表达菏泽态度,呈现菏泽之变。

  此文是第99篇。

  大众网记者 刘亚 梁永琪 菏泽报道

  在哈尔滨第九届亚冬会上,李方慧和杨文龙两个名字迅速走红,这两位菏泽输送的年轻的运动员,在短短3天内,夺得两项冠军。

  2月8日,在自由式滑雪女子U型场地技巧决赛比拼中,由菏泽市宋江武校通过跨项选材输送的运动员李方慧夺得冠军。这是中国体育代表团在本届亚冬会获得的首枚金牌。

  2月10日,由菏泽曹州武校跨项选材输送的运动员杨文龙,获得哈尔滨第九届亚洲冬季运动会单板滑雪男子大跳台冠军。

  两位运动员为菏泽带来了“高光时刻”,他们的名字不仅在中国国内引起了轰动,也在国际上引起了广泛关注。

  捷报频传的背后,是菏泽竞技体育的突飞猛进。

  近年来,菏泽体育人发挥吃苦耐劳、百折不挠、勇于进取的精神,拉长长板、重点突破、以点带面,开创了以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体育发展的新局面,走出了一条具有菏泽特色的竞技体育发展之路。

  李方慧郓城宋江武术学校

  2003年出生的李方慧,在9岁时就因出众的运动天赋被少年体校教练看中。彼时的她,跑步比赛即便全程跑在外圈,依旧能轻松夺冠。2015年,年仅11岁的李方慧迎来了人生的重要转折点,她入选自由式滑雪U型场地国家队。这一成就的背后,离不开菏泽“武术 +”体育人才跨项培养模式。

  杨文龙曹州武校

  杨文龙10岁开始在曹州武校练习武术,14岁那年,他顺利通过选拔进入沈阳体育学院,开启了跨项训练。杨文龙的成功,是菏泽市曹州武术学校“体教融合、跨项选材”培养模式的典范。该校通过挖掘武术运动员的身体素质与协调性优势,将其转化为冰雪项目的竞技潜力。杨文龙在武术训练中打下的身体控制力与爆发力基础,为其在单板滑雪高难度动作中实现突破提供了关键支持。

  菏泽竞技体育厚积薄发

  菏泽竞技体育何以迅速崛起?大众网记者深入探寻背后的答案。

  健儿们在国内国际赛场上频频斩金夺银,这既是菏泽竞技体育“出彩”的见证,更是菏泽竞技体育蓬勃发展的生动写照。捷报频传的背后,是菏泽已经走出一条符合本地实际、符合竞技体育人才选拔培养规律的道路。

  近年来,敢为人先的菏泽人,在做好传统武术传承发展的基础上,探索出竞技体育的崭新路径——“武术+”跨项选材模式。这一模式巧妙融合传统武术与现代体育项目,如“武术+藤球”“武术+冰球”“武术+攀岩”等,其中,由菏泽市曹州武术学校打造的“功夫足球”更是闪耀全国赛场。

  追溯至多年前,菏泽市就开始将武术等传统体育项目融入学校体育教学之中,在“体教融合”方面努力,如今已经“开花结果”。这几年,菏泽竞技体育更是捷报频传,一步步实现了由“旧”向“新”的跨越,协奏唱响了菏泽教育体育最强音。

  此外,菏泽积极承办和组队参加省级赛事活动,多项国家级赛事落户菏泽,以体育为媒,依托本地资源优势,创新打造了菏泽特色赛事品牌,相继举办了山东菏泽国际赛车场DCGP飘移赛、菏泽东明黄河生态马拉松赛、“沿黄河”传统武术项目系列赛、“曹州实验中学杯”畅游赵王河冬泳比赛等赛事活动。

  菏泽体育用实力书写铿锵有力的“答卷”,才得以惊艳“出圈”。

  如今的菏泽,正在体育的赋能下愈发生机盎然和活力,在“鲁西崛起 后来居上”的路上奋力前行。

  未来,菏泽将继续推动体育事业的发展,力争在更多国际国内赛事中取得优异成绩,为城市增添更多光彩。

初审编辑:刘亚

责任编辑:刘进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