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重磅专题 > 2012专题总汇 > 蟹都汇 > 蟹道
大闸蟹的身世
2012-08-27 16:42:00
作者: 来源:大众网
鲁迅先生曾曰,第一食蟹者为天下勇敢之最,传说乃巴解也。 据传,先民勤耕秋稼在望,屡因八足双螯之水虫为患,袭禾伤人皆畏若虎狼,而称为“夹人虫”也。亟至夏禹治水,授命巴解督工。晚间营地举火照明,倏然,水虫若紫云压城,见光亮汹涌疾至。众皆大骇,且被螯伤甚多。巴解设谋除害,筑城挖濠,灌以沸水防阻。燃火照明,水虫复来,越濠而尽皆烫死。甲壳彤红,溢香诱涎,巴解惑而品尝,首知“夹人虫”乃味鲜超愈百物之美食也。众亦嚼而喜相餐食,于是乎,害虫变成珍馐矣。 为志纪巴解敢为天下之功,遂以解字凌于虫字之上呼之为“蟹”,此与盘古氏开天劈地诸神话类然也,诚为敬仰先民大智大勇之创世精神也。 古人给蟹取“四名”:“以其横行,则曰螃蟹;以其行声,则曰郭壳;以其外骨,则曰介士;以其内空,则曰无肠。”所以蟹便有了“横行介士”和“无肠公子”的称号。此外,蟹还有“横行将军”“菊下郎君”等等雅号。“无肠公子”蟹的这个别号,最早大概见于晋葛洪《抱朴子》:“称无肠公子者,蟹也。”唐冯贽《云仙杂记》亦云:“蟹曰无肠公子。”可见晋唐时代都有此称,唐代唐彦谦有《蟹》诗,曰:“无肠公子固称美,弗使当道禁横行。” 文人舞文弄墨,也居然有以蟹称作为已称的。晋代江州(今江西九江)黄解就用“无肠公子”为别号。“解”有一个义项通“蟹”,黄解起这个别号不免有戏滤味,不过也为晋代就以蟹为无肠公子提供了一条佐证。 河蟹(Eriocheir sinensis),又名中华绒螯蟹。俗名有螃蟹、毛蟹、清水蟹等。在分类学上属节肢动物门,甲壳纲,十足目,爬形亚目,方蟹科。河蟹在我国分布很广,北自辽宁,南至福建沿海诸省通海河流中均有分布,尤其是长江中下游两岸湖泊、江河中都有它的踪迹。河蟹是一种洄游性动物,在淡水里生长,在河口淡咸水[交界处繁衍后代。河蟹是深受人们喜爱的水产品,但过去依靠自然生长繁殖,产量有限,加上大兴水利工程,建闸筑坝,几乎 隔绝了河蟹生殖洄游通道,使河蟹自然资源急剧减少。 河蟹营养丰富,味道鲜美,为人们喜爱的水产食品。尤其是大闸蟹,以"清背白肚,金爪黄毛"闻名于世,可以说是世界上最为鲜美的食品之一。据《唯亭志》载:“蟹,诸湖俱有出。壳青脚黄,名金爪蟹,重斤许,味最腴。黄子云有食蟹歌”。民国早年,北京四大名医之一的施今墨,就是个出名的喜爱食蟹的饕餮者,他把大闸蟹位列蟹类一等一级之首。据分析,每100克河蟹鲜肉中含蛋白质14克,脂肪5.9克,碳水化合物7克,铁13毫克,核黄素0.71毫克,另外还有丰富的矿物质和维生素A。总含热量比大部分鱼虾都高。
|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