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菏泽新闻
“护花”、发电,落叶不是无情物
2012-10-17 09:47:00
作者:周千清 邓兴宇 来源:齐鲁晚报
◥垃圾处理厂工作人员对落叶等垃圾进行分类,最终生产出有机肥。文/本报记者 周千清 片/本报记者 邓兴宇 又到了秋风起落叶飘的季节。小落叶,大用途 可发电,可生产有机肥 贾现军说,通过中转站,专门的车辆将压缩后的垃圾拉走,送往两个地方。
◥环卫工人赵师傅说,入秋后每天都要扫七八车的落叶。
垃圾处理厂工作人员对落叶等垃圾进行分类,最终生产出有机肥。
文/本报记者 周千清 片/本报记者 邓兴宇
又到了秋风起落叶飘的季节。漫步在城市的街头,随处可见地上散落着金黄的树叶,当行人醉心于秋季美景时,环卫工人们则忙着清扫路面。 小落叶,大难题 环卫工人工作量陡增两三倍 北风紧,落叶急,16日的一场秋雨过后,落叶铺满了路面,望着满地的金黄,环卫工人发愁了,这意味着市区环卫工人将进入一年中最繁忙、最辛苦的时候。 环卫工人赵文田负责菏泽市区府东街路面的卫生,干这一行十几年,每年入秋是他最辛苦的时候。16日上午8时许,一场秋雨刚过,不到4点钟就来到卫生区的赵师傅,已经忙了很久,“已经装了两垃圾车落叶了。”赵师傅低着头继续扫落叶。 据其介绍,入秋前,他负责的卫生区,一天才3车垃圾;有了落叶之后,每天要增加到七、八车。“最多的时候要清理10多车落叶。”负责太原路某段的环卫工人刘大娘称,落叶多的时候不用扫,落叶堆成堆,直接用簸萁撮。 记者调查发现,很多路段、公园等场所,虽然受树木的种植量而不同,但是入秋后落叶都会增多。 据介绍,环卫工人将落叶清扫后,统一送到垃圾中转站进行下一步处理。 开发区环卫06垃圾中转站工作人员贾现军告诉记者,落叶和普通的垃圾一样,通过中转站压缩,最终通过垃圾处理厂决定用途。 小落叶,大用途 可发电,可生产有机肥 贾现军说,通过中转站,专门的车辆将压缩后的垃圾拉走,送往两个地方。这两个地方是菏泽的两个垃圾处理场。 菏泽市区有两家垃圾处理厂,分别为菏泽锦江环保能源有限公司和菏泽市生活垃圾综合处理场,前者主要对可焚烧垃圾焚烧处理后发电,后者则可分拣垃圾后,对有机物进行堆肥处理,得到腐殖质丰富的有机肥,达到对绿色垃圾有效再利用。 拥有绿化垃圾的处理的菏泽市生活垃圾综合处理场始建于2007年5月份,位于牡丹区牡丹办事处北,并于2009年投入使用,拥有高标准垃圾处理技术,2012年9月,被评为国家一级垃圾处理场。 菏泽市生活垃圾综合处理场总经理陈建强告诉记者,进入垃圾场的垃圾进行分拣后,包括落叶在内的瓜果皮、菜叶等有机垃圾适宜堆肥,可以直接堆进车间对面的发酵仓,经过45天的喷淋、高温发酵等工序,被制成有机肥料。 “平常的时候经过堆肥,每天产生约50吨有机肥,入秋后落叶增多,每天产生有机肥约70吨。”陈建强说。 相关链接: 每年仅有少量垃圾 被再回收利用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菏泽拥有变废为宝的技术,但每年仅少数垃圾被再次利用。 菏泽市城市管理局环境卫生管理办公室相关负责人介绍,每年在菏泽市生活垃圾综合处理场处理的垃圾,尚不足全部垃圾的1/3。 对垃圾进行重复利用不仅可以使市容环境更整洁,而且可以变废为宝,但是为何每年仅少部分垃圾被送去二次处理,环卫办工作人员解释称,这受制于分拣出的不能二次利用的垃圾。 “落叶景观保留区” 苏州推行已三年 从2010年开始,苏州市在道前街、虎丘路、平齐路这三条道路的部分区域试行保留落叶景观。满地铺陈的金黄落叶成了一道靓丽风景线,吸引了不少市民游客驻足观赏、拍照留影,得到多数市民的肯定和赞赏。 2011年,又将这一作业模式的范围扩大到道前街、桐泾路、南门路,金阊区虎丘路、桐泾路,平江区平河路。对人行道和绿化带“只捡垃圾不扫落叶”,如果遇到雨雪天气或道路建设、污染等情况,则对道路进行清扫,直至天气转晴或意外状况消除,再重新保留自然落叶。 社区制作“化叶池” 省钱又环保 据报道,天津部门小区制作“化叶池”,专门用来处理这些枯枝落叶。 观园里社区居委会李景然介绍说,“每年到了秋天,一天清理出来的落叶能有七八袋,但是如果由环卫部门来清运,要支付一笔费用,这对社区来讲是个负担。”去年,社区制作了4个“化叶池”,专门用来处理这些枯枝落叶。 秋天,社区里的保洁人员会将落叶都收集起来,混入土壤,加入一些水,让树叶自然腐化,形成腐殖质土,来年一般就可用于给树木施肥。 开发后变废为宝 树叶药用成果迭出 记者注意到,每年深秋,很多人到曹州路捡银杏树的落叶。“据说可以降血压、降血脂。”附近的居民张大妈说。 药物专家也指出,树叶是树木生物产量的主要器官,近年对树叶药用成分的研究和药品开发成果迭出,像银杏叶是一种具有很高药用价值的植物,除对冠心病、心绞痛、高血脂等心血管疾病有不错的疗效外,还有美白除皱等功效。 但专家提醒,未经严格加工提炼的银杏叶有毒,擅自服用,很可能引起阵发性痉挛、神经麻痹、过敏等副作用。
(责任编辑:刘嵩岳)
|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