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任编辑:杨叔玲
大众网·海报新闻菏泽4月28日讯(记者 王文文)“目前,头痛仍未发作,也没再流泪。想起术前疼痛的折磨,我发现人生健康才是最重要的……”4月26日,目前在福州工作28岁的李先生向菏泽市立医院疼痛科主治医师乔保光电话反馈着自己术后的病情。原来,李先生因左侧头面部疼痛于2019年12月份慕名找到了乔保光,后被确诊丛集性头痛,后经过科室讨论,与患者沟通,在12月23日,乔保光等医生为李先生做了精准蝶腭神经节微创射频消融手术,当天疼痛就消失了。术后4个月中,李先生疼痛已完全消失,现在已可以正常工作。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采访了解到,28岁的李先生,在2011年春节前饮酒后出现了左侧头面部疼痛,每天就像设定了闹钟一样在午饭后持续疼痛1小时,不光眼眶前额太阳穴像刀割一样疼,还流泪、眼胀、鼻塞、流鼻涕。就这样持续了1个月。以后每年,他的头痛也很有规律,春节前就会出现,每次疼1个月,过了这个时间就像正常人一样。期间,曾辗转多地大医院就诊,基本上都是服用激素卡马西平等一些药物,虽然都有轻度缓解,但都不能控制发作。尤其是近两年,李先生的病情更重了,不只每年发作次数增加了,每天发作次数也增加了,疼痛剧烈程度更是不能忍受,多种药物都控制不住,让李先生很是痛苦。
去年12月份,李先生便慕名找到了乔保光,在就诊后,根据李先生的病史结合体检和辅助检查,排除了继发性头痛,乔保光认为患有丛集性头痛可能性大,并向李先生建议行诊断性蝶腭神经节阻滞试验,这个试验不仅可以进一步明确诊断,还可以为下一步治疗指明方向。随后,乔保光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引导下通过蝶腭窝穿刺为李先生做了蝶腭神经节阻滞试验,当天疼痛症状就没再出现。
“患者再次复诊时,我为他分析了病情,根据病史和阻滞试验,可以确诊丛集性头痛,而蝶腭神经节在丛集性头痛的发病机制中起了重要作用,是丛集性头痛治疗的重要靶点,并告诉他下一步可以行蝶腭神经节微创射频消融手术。”乔保光告诉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当时,李先生看到了曙光,表示立即住院手术,医院全科医学科主任张玲帮助疼痛科安排了患者住院。12月23日,乔保光、高飞、王海峰等医生为李先生做了精准蝶腭神经节微创射频消融手术,当天疼痛就消失了。目前,李先生恢复良好,没有出现头痛症状。
据菏泽市立医院疼痛科主任苗韶华介绍,丛集性头痛国内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患病率为6.8/10万,是一种非常罕见的原发性头痛,常见于中青年男性。虽然发病率十分罕见,但疼痛程度剧烈,疼痛发作使约55%的患者具有自杀倾向,所有又被称为“自杀性头痛”。这种疼痛不仅对躯体造成危害,还会对精神造成巨大创伤。目前,丛集性头痛具体发病机制还不完全清楚,研究显示蝶腭神经节副交感功能激活、下丘脑功能紊乱、上行和下行神经疼痛调节网络失调都与发病有关。丛集性头痛发作有自己的特点,即发病非常有规律,每年同一季节发作,发作期内每天同一时间发作;发作前无征兆,位置以单侧眶周为主,疼痛程度剧烈,伴有流泪、流涕和鼻塞等副交感症状。因此,患者一旦发病要马上到正规医院的疼痛科或神经科就诊,当药物规范治疗无效时,应尽快行微创消融或电刺激手术。
据悉,菏泽市立医院微创射频消融治疗丛集性头痛技术的开展及术后良好的中期疗效,标志着医院在诊治罕见丛集性头痛方面上了一个新的台阶。近几年来,疼痛科苗韶华团队在医院党委领导下不断开展新技术、新业务,特别是在神经病理性疼痛微创手术方面不断突破,实现了业务快速发展,惠及了更多饱受疼痛折磨的患者。
责任编辑:杨叔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