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乡村振兴撬准支点 曹县古营集镇有了“新面孔”

2019-07-31 20:53:00 来源: 大众网菏泽·海报新闻 作者: 姜全振 于世瑞 张迪

古营集镇新貌

古营集镇双庙社区党建服务中心

古营集镇冯庄御思香有机葡萄农场晶莹饱满的葡萄

正在采摘葡萄的游客

  大众网·海报新闻曹县7月31日讯通讯员 姜全振 于世瑞 记者 张迪走进曹县古营集镇,路边一行行垂柳、雪松、石楠和冬青绿意盎然,生机无限;一排排徽式建筑错落有致,白墙灰瓦马头墙坐落于红花绿草中;一串串紫玛瑙似的葡萄挂满枝头,在阳光的照射下,果实饱满透亮,水润诱人。古营集镇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赢得了“乡村景色美如画,幸福生活甜如蜜”的美誉。   

  生态建设成就美丽古营集镇 

  湛蓝的天穹下,古营集镇高档农村新型社区——双庙社区“3+1”徽派新楼房鳞次栉比,十分气派,各种配套设施一应俱全。双庙社区党支部书记张井学说:“现在环境好多了,楼房也更敞亮了,‘颜值’越来越高了,有些城里也没有我们这里环境好!”    

  乡村振兴,生态宜居是关键。该镇新一届党委、政府一上任,就把改善农民居住条件作为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切入点,有效利用土地增减挂钩政策,大力推进新型社区建设工作。“我镇坚持以人为本,注重规划引领,聘请山东建筑大学规划设计院高标准规划设计了‘3+1’徽派建筑模式,楼房带院,可停车,可让老年人居住,一室多用,彰显根亲文化特色。”古营集镇党委书记张作同说。 

  新型社区建设,钱从哪里来?张作同告诉记者,拆除空心房、危旧房、猪栏牛栏等整理出的用地指标,充分利用国家耕地占补平衡和土地增减挂钩政策,解决大部分资金,农民一套楼房最多也就补三、四万元,不少农户还剩余钱。同时,复垦的土地可规模化经营,结合相关产业发展,加快农业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经营,实现乡村生态环境改善、耕地面积质量提高和增加群众收入的多方共赢。 

  古营集镇整合各类资源,集中向新型社区倾斜,用于社区道路、绿化、文化娱乐等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目前双庙社区柏油路、广场、路灯等配套设施已经全部建成,学校、公园、图书馆等正在施工,街道绿化正在有序进行。 

  “老人住小院,孩子住上面,彼此好照应,又能独自生活,方便多了。”75岁的王大娘说。旁边的鲁大叔也表示:“以前出趟门,回家一身灰。现在在家都坐不住,就想往外跑,街道干净又宽敞,还有公园、广场,走到哪里都舒心。” 

  今年以来,古营集镇积极推进双庙、南唐庄新型社区“3+1”徽派模式建设,重点启动“十点一片”即南唐庄三期、双庙四期、安仁集、宗集、大石楼、秦庄、董楼、朱庄寨、迎宾、祝店、镇驻地中心片区拆迁建设,涉及2515户、一万余人,建筑面积45万平方米,建成后将极大改善全镇群众的生活环境。同时,以改善镇驻地环境、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为主线,全力打造生态、美丽、宜居新古营。一幅幅生活安逸、环境优美、乡风淳朴的田园画卷,正在古营集镇各村徐徐展开。 

  发展特色效益农业,致富有了新路子 

  在冯庄御思香有机葡萄农场,一串串晶莹饱满的紫葡萄挂在枝桠上,让人垂涎欲滴,前来购买葡萄的人们正在自行采摘。“这里的葡萄无籽、甘甜,味道纯正,家里老人、孩子都喜欢吃,我都来好几次了!”正在采摘的孙女士说。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了解到,该农场于2014年投资260万元流转土地160亩,种植新品种“香媛玫瑰”,依托自身葡萄品牌、技术与市场优势开展了“千亩温室葡萄发展项目”的惠农利农工程,与周边温室大棚种植户开展合作,签订了葡萄回收合同,采用农场+农户的方式合作了近200亩的温室葡萄,带领周边群众发家致富。    

  张七庄村的蔬菜大棚,一片翠绿映入眼帘,西红柿、茄子、葡萄等各种经济作物竞相争艳,村民们正在广袤的田间忙碌,一车车蔬菜也正装车运往广东、上海等地。据悉,每个棚每年产值达90000元左右,纯利润约50000元。 

  大棚产业走俏市场,镇党委、政府抓住机遇,积极引导农民深度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特色效益农业,为推动乡村振兴迈出了坚实的步伐。“推进乡村振兴,首先要推进产业振兴。我们镇积极流转土地,大力发展高效特色优势农业,已经流转土地5000余亩发展高效农业,并整合林地6200余亩,打造经济林业园区4个。”张作同介绍。 

  特色高效农业的兴起作为新旧动能转换的缩影,在带动就业、增加居民收入、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该镇还结合“创森”工作,引进恒丰源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流转镇驻地周边12个村10000亩土地,种植白榆、国槐、白蜡、法桐、大叶女贞,以及各种花卉等绿化树种,预期年经营收入达到1.2亿元,并能有效改善和促进地方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 

  恒丰源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宪卿说,公司已建成了3600余亩绿化苗木生产基地,可带动2000人就业,每年直接为1000户农户增收2000万元,促进了乡村产业振兴。 

  加强文化建设,村民有了新风尚 

  “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无论我走到哪里,都流出一首赞歌。”6月29日,双庙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8周年文艺汇演拉开了大幕。 

  观看演出的刘大爷激动地说:“俺村也能举行这样的大型汇演,不敢想象啊,以前最多就是放个电影,现在唱大戏也有专门的地方了,太好了!” 

  “新型社区建设以来,双庙社区的村容村貌发生了大变样,群众物质生活水平提高了。我们要通过举办各种文化活动,让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也丰富起来,让农村人也过上城里人的生活。”张作同告诉记者。 

  乡村振兴,文化要先行。近年来,该镇不断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推出一批精神文明建设示范村、最美家庭,宣传身边道德榜样,评选表彰好媳妇、好儿女、好公婆等好人好事,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持续推进农村移风易俗工作,发挥村民议事会、红白理事会等自治组织的积极作用,对婚丧陋习、天价彩礼、孝道式微、老无所养等不良社会风气进行治理,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加快发展镇村文化事业,建设乡镇镇综合文化站、县图书馆古营集镇分馆、县文化馆古营集分馆等,并在个村建设文化广场、农家书屋等,发展文艺队伍57支,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培育社会文明新风尚。 

  爱护环境、尊老爱幼、礼让行人、不打麻将、不赌博的文明做法已成为大家的自觉行动。“就连新栽的树木,大人小孩都自觉爱护,我们这里的居民越来越文明了。”张井学说。 

责任编辑:李亚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