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传承志愿者丨民俗专家乔方辉:让菏泽人民记住自己的“根”

2020-07-02 10:23:32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郭亮 刘涛 付洪强 王文博

  编者按:大众网·海报新闻于2019年11月18日正式推出大型网络公益传播平台——“海报志愿云平台”。“海报志愿云平台”将以短视频的形式分系列长期推出,通过创新的网络公益传播方式,传播齐鲁大地上的好故事、好人物。

  继推出“红色讲述人”、“新时代文明志愿者”、“战‘疫’志愿者”三个系列之后,海报志愿云平台第四系列——文化传承人于2020年6月13日起正式上线。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上下五千年间无数的文化瑰宝传承在悠悠大地上。让我们一起来拜访那些在非遗文化、国学文化、传统文化、民俗文化等领域坚守初心的文化传承人。

  海报志愿者文化传承人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郭亮 刘涛 付洪强 王文博 菏泽报道

  “一个地方要有自己的文化自觉和自信,菏泽历史底蕴深厚,可以挖掘的民俗文化还有很多,让菏泽人民记住自己的‘根’,守住我们的精神家园,将菏泽传统文化很好的传承下去。”山东省民俗学会常务理事、菏泽市民俗学会副会长、菏泽民俗摄影协会会长、菏泽市方志馆馆长、编审乔方辉说。从1986年发表《民俗文化与民俗资源》一文,乔方辉就开始了她从事民俗研究的工作,30余年间,为拿到第一手资料,她穿梭于大街小巷、田间地头,饱受过田野作业时的艰苦,也品味被别人肯定的喜悦。

  偶然机会与民俗结缘

  乔方辉1985年毕业于菏泽学院中文系,1986年进入菏泽市地方史志办公室(现为菏泽市史志办)工作至今,与民俗结缘,是源于一篇文章的发表。当时接到省里通知,参加潍坊市志稿评审会议,所提交的论文就是对该市的民俗志部分的编写提出了意见和看法,发言稿受到大家的认可。之后,乔方辉将发言稿修改题目为《民俗文化与民俗资源》,被《民俗研究》杂志刊登。

  “这是我第一次发表正式论文,心中的喜悦无以言表,直到现在刊登的文章依然保存着。”从那个时候开始,乔方辉知道在山东省最高学府里有一群学者在研究和传授民俗,在工作之余,也开始了从事民俗研究之路。

  1989年,山东大学教授、省民俗学会会长李万鹏等人到菏泽调研当地民俗,交给乔方辉一个“把菏泽的民居建筑装饰作为一个研究课题,然后写篇调查报告”的任务。“我1985年到来到菏泽,在这里住了4年时间,说实话真没看出民房的屋脊装饰与其他地方有何不同。”乔方辉笑着说,接到任务后,她走街串巷调查时,发现菏泽民间建房除用石雕装饰外,还要在屋脊上做陶兽装饰,其形象有麒麟、兽头、鸡、鲁等动物肖像,俗称“五脊六兽四摆头”。询问了很多居民,他们的回答出奇地一致:“人家这样盖,咱也这样,好看呗”!至于为什么用,起始年代,大家一概不知。

  乔方辉前后走访了有一个星期的时间,有一天在刘善人庄走访时,终于在一位老人口中得知了原因:菏泽民居装饰“脊兽”,起源于姜子牙封神。老人一席话点醒梦中人,在做了大量调查工作后,终于将文章写出并获得“山东省民俗学会优秀论文奖”。

  饱受艰辛,收获荣誉

  乔方辉从事民俗研究与调查至今已有30余年,饱受过田野作业时的艰苦,也品味被别人肯定的喜悦,从事民俗研究的脚步从未停止。

  “我家是梁山的,当时老人都不在菏泽,刚开始从事民俗文化研究时,要经常外出采风,背着相机就出去了,所以对象很生气,孩子也没人管。”乔方辉感慨地说,“尽管如此,我认准了的东西,哪怕是再苦再累,我也会想法克服。每天晚上,做完家务,打发孩子睡觉以后,才是我伏案工作的最好时机。”

  做民俗研究要拿到一手资料,不能人云亦云,更不能拾人牙慧。田野作业是一件非常艰苦的工作,刚开始的时候交通不方便,乔方辉在节假日带着水和干粮,靠骑自行车或步行到农村采风,每到一个村庄,至少要待上半天一天或者更长时间。

  “要想得到你想要的东西,就得放下架子,脚踏实地的主动和乡亲们搭腔拉瓜,还要有亲和力和善于随机应变的能力。最让人担心的还是人身安全问题,一个人在不太熟悉的偏远村庄里,每次下乡,都会随身携带着防身工具。”乔方辉笑着告诉记者。

  2004年春节期间,山东电视台《齐鲁民俗》摄制组来菏泽曹县采访桃源集火神节(即花供会),正值冬季,天气寒冷而且还下着小雪,气温在零下10度,乔方辉与摄制组的老师们穿梭于桃源集七条大街之间,拍摄、记录、谈话等,一直到零晨四点。

  “当时我身上的衣服淋湿了,脚上的鞋子湿透了,手和脚都冻僵了。”乔方辉说,那次采访虽然辛苦,却也收到了预期的效果,也让更多人实时了解到了曹县桃源集民间隆重的祭祀火神的盛典。

  乔方辉从事民俗研究与调查30余年,先后参与或负责编修《菏泽地区志》《菏泽市志》《菏泽年鉴》《菏泽牡丹志》《菏泽概览》《菏泽历史文化集萃》等多部志鉴类书籍;参加省内外学术活动40余次,出版专著有:《山东黄河民俗》《山东民间玩具》《菏泽民俗》等;发表论文100多篇。先后19次荣获山东省史志成果优秀论文一、二、三等奖和山东省民俗学会优秀论文二、三等奖,6次获得菏泽市社科联优秀成果一、二、三等奖。2003-2004年,与山东电视台合作,拍摄大型民俗专题片60集《齐鲁民俗》,2014年8-12月,在菏泽电视台《百姓讲坛》栏目开设《民俗讲座》16期,受到广大观众的热捧。2008年至今,被菏泽市委组织部、市人社局聘为公务员面试考官,为全省各市地选拔优秀干部做出贡献。

  未来 将菏泽传统文化很好的传承下去

  “菏泽这片土地,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民俗文化资源相对保存完好,独特的乡风民情是别处不可比拟的。”乔方辉说,作为菏泽民俗研究“第一人”,将从一线采风得来的第一手资料整理消化后,饱蘸着激情,独辟蹊径,撰写出一篇篇赋予着鲁西南地区浓郁地方特色的文章。

  乔方辉对菏泽民俗文化进行更深层次的挖掘、保护、整理、创新,使其与社会、市场接触,让更多人了解菏泽厚重的民俗文化底蕴,让民俗事项、民俗礼仪等深入人心。

  采访最后,乔方辉告诉记者:“一个地方经济的发展和民俗文化息息相关,希望民俗文化研究能够得到重视,能有更多的人参与进来,把菏泽传统文化很好的传承下去。”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杨叔玲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