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在成武:让城市的“好皮囊”,配得上经济“壮骨骼”

2020-08-19 18:38:19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刘进 徐德波 刘涛 路鑫 王立新 王泽斌

  编者按:城市之美,美在好看的皮囊,美在有趣的灵魂。菏泽素有“一都四乡”之称,11个县区禀赋各异,美得自然是丰富多彩。尤其是近年来,菏泽各县区抢抓发展机遇,展现出强大活力,各有特色。即日起,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深入菏泽各县区采访,推出“美在县区”系列报道,寻访其在经济、文化、城建、农业等方面取得的美好成果。此为首篇,我们走进了成武县。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刘进 徐德波 刘涛 路鑫 通讯员 王立新 王泽斌 菏泽报道

  在菏泽,没有哪个县区能像成武县一样,与水这样亲密拥抱。而近几年,作为千年古县的成武,被更多的人称赞“越来越精致”。

  她身上的“美”,自带底气和流量,注定会圈粉无数:依托万亩文亭湖水系优势,重塑成武北部城区,打造“百年不变”的水韵新城,此为城市建设的“好皮囊”;力推工业园区化,医疗器械产业园、机电制造产业园、家居产业园等一批设施完善的园区相继落成,此为城市发展内生动力的“壮骨骼”。

  “城市建设是‘皮囊’,而经济则是支撑‘皮囊’的‘骨骼’。”2020年盛夏时节,成武县委书记崔学民与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畅谈成武“画皮”“炼骨”的寻美之路。

即将建设完成的成武郜城水街(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摄)

  城市之美:规划先行,打造“百年城市”

  成武,伯乐故里,是一座千年古县。在相当一段时期内,在菏泽11个县区中,成武的城市面貌并不出众。千年的历史给予这座城市深厚的文化底蕴,但从城市建设方面看,这座县城很久没被当做一座“真正的城市”了。

  有人评价:就像一位天姿很好的女子,坐拥丰富水系的成武,底子太好了!言外之意,有可惜、有期望。如今有更多人感叹:这几年,县里把握住了时机,把这座破败的老城,拾掇得干净漂亮了!

  8月上旬,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驾车穿行在成武北部新城区,很难想象这是中国北方平原的一座县城。一条条新建的道路纵横交错,路不求宽,路网却很密,形成了道路微循环,加上周边发达的水系,像精致的南方小城。一幢幢错落有致、色彩各异的小区呈现坐落在道路两侧,其中有不少正在建设的楼盘,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相隔不远就能看到学校、公园,散布在新城区的街道上。老县衙、红旗剧院、摩天轮、郜城水街等景观,更是增添了城市的文化、休闲色彩。

呼之欲出的成武“北部新城”(王泽斌 摄)

  这些变化始于2017年初。新一届成武县委、县政府在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遵循“规划是财富、规划是生产力”的理念,坚持“大拆大整”,依托现有的文亭湖水系资源,开始对北部城区实施整体有规划拆迁。

  在成武北部新城“总设计师”县委书记崔学民看来,既然要大拆大建,就要建设一座“百年城市”,所有的规划和设计必须要保证百年不会落伍。根据这一设计理念,成武北部城区所有规划建设小区周边步行五分钟内有配套公园、学校,所有道路在合理设计的基础上,预留了扩展空间,城市各项功能得到了充分提升。

  “几年前,成武城区的人居条件可以用‘脏、乱、差’来形容,基础设施配套极不完善。当时的情况下,不大拆大整,则生态无法修复、城市无以修补、文脉不能保护、人居环境不能改善。”成武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李金柱介绍,一年起好步、三年大变样、五年展新貌,这是成武最初规划北部新城时就定下的目标,今年至少有5000套安置房能顺利实现回迁安置。

文亭湖湖心岛风景迷人(王泽斌 摄)

  水系之美:把流淌千年的“好底子”,打造为城市水韵画卷

  成武县文化底蕴深厚,天然水资源丰富,素有万亩城湖之称,“一湖四河”自三千年前的“古郜国”流淌至今。前文所说“好底子”,正是这紧邻县城的水系。

  如何把水资源优势转化为生态优势、发展优势?

  在北部新城规划之初,成武县经过充分论证后,制定了“依托万亩文亭湖,提升城市功能、绘就水韵画卷”建设目标。走在北部新城区内,地面之上看不到任何电线、电缆设施,目前,72公里的地下管廊已全部建设完成。一座座伴水而建的休闲公园相继建成开放,河湖相连,清水进城,城市更加清爽秀丽,一座“水清”“水活”“水美”的“水韵新城”呼之欲出。

  文亭湖畔北侧,原来有一个渔村,多年来,村民们就地取材经营了20多家“鱼馆”,各种特色鱼远近闻名,每到吃鱼的季节,都会吸引了周边地市、县区的大量食客慕名而来品尝。在开发前,渔村环境和面貌比较落后,管理混乱。“在文亭湖的开发和建设中,我们充分考虑了这一特色,专门规划了一个‘鱼村’,实行规范化运营管理,并在周边还配套建设了‘摩天轮’等娱乐设施,既保住了这项传统,也形成了一个休闲、娱乐于一体景点。”李金柱介绍。

即将投入运营的摩天轮(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摄)

  水系不仅绘就了美丽的水韵新城,碧波荡漾的水流绕城而行,也将成武老县衙、红旗剧院、成武文庙旧址等千年古县的文化精髓连接了起来,留住了成武人的乡愁,也让城市发展更有底蕴。

  夏日时光,迎着微风,记者站在郜城水街上一座刚刚完工的拱桥之上,沿着流水的方向一眼望去,一条清澈如“小沱江”般的小河,慢慢延伸至远处,两侧河岸上,连排的仿古建筑已经成。这种景象,给人一种仿佛置身于南京十里秦淮河畔,乘着画舫、听昆曲的感觉。

  在文亭湖湖心岛西侧乘船大约5分钟的路程,有一个安逸的小岛,因其优美适宜的环境,吸引了大量鸟类在此栖息、繁衍,久而久之成为鸟类的天堂,每当有船只靠近小岛,都会出现“千鸟齐飞”的奇景。

成武县医疗器械产业园(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摄)

  经济之美:工业园区如积木分布,企业“拎包”入驻

  “一切都需要经济的支撑。”在接受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采访时,崔学民多次提及。作为一县掌舵人,他明白,产业集中化发展对于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实际上,近年来,成武县工业园区化成果显著。

  记者走进位于成武县东部和北部的工业园集聚区内,升起无人机,通过航拍画面可以看到,一排排蓝色、白色等颜色统一的厂房整齐地排列着,医疗器械产业园、机电小镇、家居产业园、精细化工园区、临港产业园、红木加工产业园、服装加工产业园等园区有序坐落,第二机电产业园、第二医疗器械产业园等一批在建产业园也即将落成。

木材加工、家居产业园(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摄)

  园区建起来了,配套设施完善了,成武的工业园区吸引了很多企业“慕名而来”,主要经营红木家居的京东光明是其中之一。“2018年,我们公司从北京整体迁到成武,包括生产基地和销售团队,当时我们看重的就是成武这边产业园区的优势,各种完善的配套设施,以及有关部门对我们的大力扶持。”京东光明营销负责人孙宏俊告诉记者,目前该公司拥有员工300余人、年产值超过1亿元,当时与该公司一同迁入成武的还有50多家上下游企业。

  “我们的目标是把全县所有的工业,全部迁进园区,当然,前提是我们把园区建设好,各种配套设施都跟上,可以实现让企业‘拎包入住’,这样才能吸引更多好的、有潜力的企业到园区来。”成武县工业和信息化局局长潘崇雷介绍,目前,成武县90%以上的规模工业企业已迁入了园区。

  下一步,成武将继续推进工业经济园区化,坚持以产业发展为主,提升完善园区功能,推动从基础功能型向综合服务型现代产业园区升级。同时大力推进产业发展链条化、项目建设效益化,推进骨干企业提档升级,推动关联产业、上下游配套企业和资源要素向产业园区聚集,努力打造一批百亿级产业集群。

  “成武县底子薄、基础差,需要闷头发展几年,会有比较好的结果。”对于成武县未来几年的发展,崔学民信心十足。

初审编辑:刘进

责任编辑:南祥伟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