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王佳
大众网记者 张芳 菏泽报道
当第一缕阳光洒在曹州大地,行走在鲁西新区,处处呈现着如诗如画的风景,处处洋溢着蓬勃向上的力量,处处传递着文明友爱的风尚。
这里是菏泽市委、市政府及众多市级行政中心驻地,是全市政治中心;
这里是中国人民银行及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交通银行等大型商业银行的市分行所在地,是全市金融中心;
这里菏泽万达广场、省级步行街曹州巷、银座商城、和平大酒店、牡丹大酒店、家居广场、汽车4S店等大型商场、酒店鳞次栉比,是全市商业中心;
这里菏泽市市民文化中心、大剧院、市图书馆及众多牡丹书房星罗棋布,是全市文化中心;
这里现代医药港、步长制药产业园、智能制造产业园、大学科技产业园铺陈开来,是全市经济中心。
何以鲁西新区?
从1992年浩浩荡荡按下城市化、工业化、现代化“快进键”,到今天全力打造“黄河下游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示范区”“中原城市群对接合作先行区”,或许我们可以在日新月异的城区巨变中触及答案。
01因改革而生 因开放而兴
1992年,菏泽经济开发区是经省政府批准设立的省级经济开发区,全称是“菏泽经济改革和开放开发综合试验区”。从诞生之日起,菏泽经济开发区就拥有与生俱来的改革创新基因。
建区之初,境内工业基础薄弱,多为零散企业,不成产业和规模,实体经济多为纺织、服装、粮油加工等轻工企业。菏泽经济开发区以外向型经济的工业区、现代化的新城区为目标,紧紧围绕建设能源化工基地、优质农产品加工基地和苏豫皖交界处最大的商贸流通基地的发展战略,大力引进“大高名外”企业,培植主导产业,初步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板块经济和产业集群。
一、二、三产业比由1992年的97:0:3到2003年的 1:52:47,再到2018年优化为3:46:51,实现了由一、三、二向三、二、一的历史转变,菏泽经济开发区迎来了历史上持续、快速、健康、协调发展的最佳黄金时期。
工业经济势如破竹,城市建设拔节生长。建区后,与工业化并驾齐驱的城市化工作同样取得巨大成就,城市风貌发生翻天覆地的巨变。
1992年初,辖区内楼高不过3层,居民住房多是一层砖混独立小院,街道窄,胡同很少有下水道,村庄“垃圾靠风刮、污水靠蒸发”,城乡面貌可谓是脏、乱、差。
1994年11月,菏泽经济开发区在赵堂社区进行城区建设综合开发实验,兴建菏泽市第一个住宅小区——和平小区,拉开了城区大规模开发建设的序幕。此后十年,菏泽经济开发区城建迎来加速度,菏泽大剧院、演武楼、菏泽图书馆、南华康城、天华领秀城、亨通园等建筑拔地而起。
2015年起,菏泽经济开发区抢抓国家棚改政策机遇, 大手笔推进城市规划建设,积极争取各类政府性基金和政策性资金,大力推进棚户区改造,先后实施了耿庄、肖楼、武寺、南湖等42个棚户片区改造项目,有力推动了城市发展。
从一片田野,造出一个城市新中心,穿行丹阳桥,眺望赵王河上碧波荡漾、看中华路上车流穿行,坐在大剧院观看一场国际化演出,到商业广场一站式购物……一幅幅波澜壮阔、绮丽多彩的城市画景,定格了今时今日的中心城区。
02 挺起工业强区“硬脊梁”
在菏泽经济开发区如火如荼建设时,2008年,菏泽高新区被列为省级高新区。经过多年培育,菏泽高新区建成了集研发、生产、销售、物流等为一体的医药产业聚集区,涉及现代中药、医疗器械、医药物流、医养健康食品等10大门类、千余品种。步长制药、华信制药、润泽制药、大树生物科技等医药企业聚集于此。
2022年,经省委、省政府统筹擘画,菏泽经济开发区和菏泽高新区合二为一,菏泽鲁西新区正式挂牌成立。从“区”到“新区”,一字之差,却是菏泽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一刻,是奋力前行、追逐梦想的启航一刻。
使命在肩,日进日新。如今的鲁西新区,乘着东风,豪情满怀,在工业强区的火热实践中,鲁西新区着眼于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三大主导产业,加快新旧动能转换,营造产业生态、推进链式发展,为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无限动能。
以药为先,菏泽鲁西新区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势头迅猛,成为高质量发展的一支“劲旅”。以步长制药、润泽制药、丹红制药为代表的生物医药产业,犹如镶嵌在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图谱上的明珠,加快串起产业链条。
剑指全球最大造影剂基地的了未元大健康产业园造影剂系列产品智能制造中心正在进行设备调试;全省唯一在产、全国产能最大的中药注射剂丹红注射液绿色智能化扩产扩能项目,实现了用地“零新增”、产能产值“双翻番”;举全市之力建造的菏泽现代医药港已签约54个主导产业项目……鲁西新区着力打造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已入选山东省第二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是目前全省产业基础最好、医药产业体系最完善、产值最大的生物医药集聚区。
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是引领经济发展的另一支重要力量,在这块版图上,“链主”企业、专精特新、“单项冠军”,崛起成峰,“新区制造”正加速向高端化、智能化发展迈进,高质量发展动力澎湃。
主研发甲醇发动机且具有完全知识产权的山东康沃控股有限公司,已通过CNAS 台架检测及可靠性验证,技术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并率先量产。以技术起家的精进电动科技(菏泽)有限公司成功研发的“电机+减速箱+电机控制器”的“三合一”电驱动总成,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为新能源汽车行业带来更多突破和发展机遇。拥有全国最先进的高端包装膜生产线的劲嘉新材料产业园,产品广泛应用于香烟、茶叶等高档包装,工艺技术领先,日产能可达50吨。
目前,在鲁西新区,以华星油泵、嘉泰交通、精进电动、金博利达为代表的高端装备制造企业加速膨胀,形成了以机电装备、电子电器、特种机械、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等为代表的高端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不仅入选了山东省“十强”产业“雁阵形”集群储备库,更通过在核心技术上的自主和领先,挺进国际高端市场,推动“菏泽造”走向世界。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聚集了鲁西南大数据中心、大唐5G网络山东生产运营总部基地、机器人产业园、辉耀智佳电子等一批优质项目,具备了良好的发展基础,产业发展正全面起势。
从大局上谋划,于关键处落子,菏泽鲁西新区工业经济步步生花。
03文脉绵延 孕育城市气质
鲁西新区虽成立仅仅两年,但这片大地的历史文化却担得起“厚重”二字。
冤句是菏泽最古老的地名之一,据《水经注》记载:济水东迳冤句故城南,又东迳魏冉冢南。《曹州府志》记载,冤句,亦作宛朐、冤朐,故城在菏泽西南四十里。上述地望勾勒出的地理方位,恰是现菏泽鲁西新区马岭岗镇辖区。
众所周知,古代华夏部落活动的区域在黄河流域。然却很少有人知道,古冤句,亦是新石器时代人类文明的核心区域之一。冤句故城处于黄河中下游冲积平原,地势平坦,土质肥沃,河网交织,适宜的生活环境,孕育了黄河流域的古代人类文明。
据《史记·孝武本纪》记载,黄帝得宝鼎于冤句。联系上下文展开来讲,黄帝在冤句东侧两三公里的青邱堌堆古战场,斩杀蚩尤,得重器宝鼎,平定天下。
春秋时期,冤句古城人口密集,街市繁华,已具城域规模。秦始,设置冤句县,算起来,迄今,冤句故城已有三千多年的建城史。然而,令人扼腕的是,金大定三年(1163年),黄河泛滥南徙,冤句故城湮没在浩瀚的水乡泽国。
千年古城,毁于洪灾。历史的起起伏伏总是让人唏嘘不已。这片古老的土地上,建立了繁荣的文明,也诞生了许许多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好在文化之火不灭,传承未息。
在2008年,为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的“曹州面人”,俗称“捏面人”。它是在古代祭天地、敬鬼神的“花供”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后来,为了节约祭品,用“花供”代替牲物,初有“生面塑”和“熟面塑”两种。到了唐代,又出现了“刷色塑”和“染色塑”,这些就是早期的“曹州面塑”。数千年间,当地面塑历经沧桑变幻,几度沉浮兴衰。
据碑文记载,清咸丰二年(1852年),江西弋阳的米塑艺人王清原、郭湘云游艺至菏泽,来到穆李村,与当地的花供艺人郝胜、杨白四合作,把米塑和花供技艺结合起来,形成了今天的“曹州面塑”。随后面人师傅广收门徒,传授技艺,于是穆李一带便成为菏泽面塑艺术的发源地,不仅号称“中国面塑第一村”,还有“天下面塑出穆李”之说。
牡丹是菏泽的一张名片,菏泽大大小小牡丹园数十座,但论起“辈分”,当数凝香园。凝香园坐落于鲁西新区岳程街道,此园始建于隋唐时期,宋代时正式命名为“东皋园”,到了明朝万历年间,御史何尔健购置该园,更名为“凝香园”,后人因此称为“何家花园”。当时何家花园种植了大量的名贵花木,被誉为我国古代北方八大名园之一。
凝香园的第一代主人何尔健为明万历十七年进士,被誉为“铁面御史”。何尔健为官清廉、刚正不阿、体恤民情。他曾奉旨出巡辽东,查处贪腐税官高淮党羽。他所倡导的“以守身为良法、以法戒为要道、以勤俭为根本、以利欲为鸩毒……”何氏家训世代相传,对教育子孙后代产生了重要影响。
“廿年梦想故园花,今到开时始到家。”此诗为曾任明代工部尚书的凝香园第二代主人何应瑞所写,诗中描绘了凝香园牡丹之美,借物言志,直抒胸臆。明崇祯十七年李自成攻入北京,崇祯皇帝在北京煤山自尽后,何应瑞悲痛万分,遂绝食七日,殉节于南京,被誉为“忠贞尚书”。
牡丹花品冠群芳,何氏家风继世长。历经数百年,何家开好学上进、明伦知礼风气之先,成为郡中望族,名门世家。族中名士辈出,诸如何觐、何思源、何思乾、何兹全、何芳华、何鲁丽等知名人士皆出于此门。
历史滚滚向前,时代奔腾变迁。在千载文脉的涵养下,鲁西新区孕育出厚重、自信、大气、创新的城市气质。
如今的鲁西新区,星罗棋布的牡丹书房,以独特品位吸引越来越多年轻人流连其中;国内外精品演出剧团成为菏泽大剧院的“常客”;曹州面人、曹州堆绣、钩织技艺等十多种非遗,在市民文化中心绽放新彩;几十种牡丹元素的文创产品的研发、推广,有效传播了历史和文化……
04四通八达 纵横交错 立体交通网雄姿已现
一座城市,总会有一条路,见证着一个城市的发展,记录着城市的繁荣。
中华路的前身,只不过是菏兰公路途经菏泽城区的一个路段,长不过4公里,宽不过6米,最宽处达9米。道路两侧是裸露的排水沟,污水横流,杂草丛生,有些路段旁边还种着庄稼。1983年,中华路迎来升级改造,规划道路红线由原来的6米、9米统一拓展为48米,并向东跨越赵王河,延伸至菏泽火车站。
这次大改造,让中华路摇身一变,由普通的过境路,一下子变成了城市主干道,并且与济南市的“纬二路”、淄博市的“柳泉路”一起,被誉为当时全省最好的3条城市道路。
城市立交桥是城市交通咽喉,一座桥就是一条经济腾飞的纽带,它可以缓解城市发展中的阻隔,是城市的延伸。
2017年3月30日,备受瞩目的菏泽丹阳立交桥举行通车典礼,创造了转体重量最大、球铰直径最大、桥身最长三项世界记录。丹阳路立交桥的建成将打通中心城区和东部城区,成为一条真正意义上的黄金交通纽带。
进入“十四五”,地处鲁苏豫皖四省交界的鲁西新区交通优势更加凸显,牡丹机场、菏泽东站建成投用;京九铁路、新兖石铁路、鲁南高铁、雄商高铁在新区境内交汇;济广、菏宝和德上等6条高速公路形成“米”字型框架;洙水河和新万福河航道直通京杭大运河……鲁西新区形成了“空、铁、公、水”综合立体交通体系,奏响了纵横交错、立体畅联的交响曲。
随着城市发展,牡丹机场、鲁南高铁的投入使用,交通流量快速增长,通行压力日益增大。2022年3月16日,菏泽市首条高架路工程——长江路快速通道正式开工,仅用时1年半时间,长江路快速通道全段开启试运行。
长江路快速通道不仅是一条道路的延伸,更是整个城市框架的拓展。通车后的长江路快速通道不仅连通着鲁西新区的东西两区,更串联着菏泽火车站、牡丹机场、菏泽高铁站,成为城区新轴心。
05宜居宜业 魅力新城
探索大城善治之道,需要以精细化治理焕发城市之美,以人性化尺度呈现城市之暖。
初夏时节,和暖的风微微吹起,行走在城区街道上,抬头,是明媚的“天空蓝”,远望,是怡人的“生态绿”,一幅秀美的生态文明长卷在鲁西新区徐徐展开。
公园作为城市“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头连着民生福祉,创造宜居美好生活;一头连着发展活力,营造宜业优良环境。迎着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东风,鲁西新区把公园建设当作提升生态环境和城市品质的重要任务,着力彰显推窗见绿、出门赏景的亮丽景观,一座绿意尽染、生机勃发,可感知、可欣赏、可参与,承载产业、赋能发展的公园城市正在蓬勃生长。
从新天地公园、赵王河儿童公园,再到好人主题公园,见义勇为主题公园、健康主题公园……越来越多的公园城市美好场景在鲁西新区生长。
一边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一边是宜居宜业幸福生活。安居是民生之本,回迁安置满载着群众对新生活的期盼。自棚改安置攻坚行动以来,鲁西新区已完成肖楼、东南郡、东李庄、华泰嘉园、周楼周庄等项目选房、交房工作,已累计完成选房、交房11640套,按时间节点完成既定目标任务。
从一纸蓝图到幸福交付,从追梦生活到乐享居所,房子始终倾注着人们的无限希冀与憧憬,安置房更是承载着老百姓的安居梦。如今,随着一幢幢高楼拔地而起,规划图景变成美丽的风景,老百姓最温暖的“安居梦”正在织就,这无疑也是菏泽鲁西新区打造宜居宜业新城市最生动的注解。
何以鲁西新区?
是产业集聚、工业发达的实力之城;
是生机勃发、活力涌动的创新之城;
是水陆空铁、立体环绕的枢纽之城;
是以绿为基、以水为脉的生态之城;
是和谐稳定、安居乐业的幸福之城。
(参考文献:1.《菏泽开发区史话》,作者马学民;2.《菏泽有条中华路》,作者张存金。)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王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