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女儿是父亲上辈子的情人,在朱晓萍(化名)的记忆中,童年的时光,大多是在欢乐中度过的。
从小家里条件不错,朱晓萍的父亲朱鹏(化名)就养成了用照片记录生活点滴的习惯。从出生到上学,老照片,见证着朱晓萍的变化,伴随着她步入大学。
父爱如山却同样细腻
关于父爱的文章里,严格、刚强、博大精深是常见的词语,却很少人用“细腻”这两个字来形容。因为在很多人眼里,觉得父亲的爱是粗糙的,但是在朱晓萍看来,父爱是那么的细腻。
朱鹏今年47岁,在她眼里,与父亲的相处总是显得那么亲密无间。“身边很多同学都是跟母亲比较黏糊,但是我和父亲之间就没有秘密,可以说是无话不谈。”朱晓萍回忆,小时候,父亲总喜爱抱着她,而且还喜欢用些许的胡渣“抚摸”自己的脸,刺刺的胡渣总会把朱晓萍弄得嚎啕大哭,见此情景,父亲又马上会做出逗人的鬼脸哄着她。
在朱晓萍的日记里,曾写过这样一段话:幼儿园时,我得了水痘,既痒又痛,爸爸就特地请了假在家陪我,后来我水痘痊愈了,他却被我传染上了,满脸都是一粒粒的红肿水痘……那时的我,还一度给他取了个绰号叫他“痘痘大王”。
朱晓萍的脑海中至今还浮现着这样一个场景:小学时,一次发高烧,父亲很着急,听说吃冰西瓜能降烧,便二话没说,跑了好几条街买了一个西瓜。在他看来,只要女儿的高烧能退下,跑多远的路都值得。
后来,朱晓萍还是去了医院挂盐水,来去的路上都是在父亲的背上度过的,尽管有时吐了父亲一身,父亲仍然将她背在身上。
朱晓萍说,这样的画面实在太多了,现在想来,每一幅都令她觉得父爱的细腻。
父亲也总有让朱晓萍佩服的地方。父亲为了辅导自己的数学,特意复习了从初中到高中阶段的数学知识,因此,在朱晓萍的学业生涯里,父亲顺理成章地成了她的数学私教。“一道题,他总会不厌其烦地用多种方法论证。”朱晓萍说,在教学过程中,父亲一直告诉她,通往成功的渠道有很多,跟数学题一样,可以从多个角度入手,去求证答案,重要的是要走好一个步骤、环节,容不得半点马虎。
女儿长大了父亲也已苍老了
对于朱晓萍来说,父亲的爱像春风化雨一般,点点滴滴都印在她的心里,那种温馨是永生难忘的。
在朱晓萍家,她拿出一本大相簿,一页页翻阅着。“时间真快,每个场景故事好像发生在昨天。”
就在看到一张微微泛黄的照片时,朱晓萍轻轻地从薄膜后将之抽了出来。照片上,背景是红色充气的“天安门”,那时的父亲穿着深蓝色的长袖衬衫,没腰的裤子,怀中抱着已有大人模样的朱晓萍。
朱晓萍手指滑过照片的右下角:2001.10.3,那时的朱晓萍8岁,已经开始长个儿,怀抱中的她也已高出父亲半个脑袋。“父亲告诉我,那是他最后一次这样抱我。”朱晓萍轻叹一口气。
不知什么时候,皱纹已经爬上了父亲的眼角,眼窝也深了许多。如今的朱鹏,早已没有照片上的那份帅气。但在女儿朱晓萍心里,却永远保鲜着那一份父爱的细腻。
转眼时光飞逝,朱晓萍已经从当初那个小女孩变成了一个可以独立的大学生。就读于浙江理工大学的她,平时一有空就会打电话给父亲,每个月她都会回家一次,跟他讲讲学校里发生的事。
父亲节是普通的一天,也是最特别的一天,本打算在这天给父亲一个回家的惊喜,但因为要考试,打算只能落空。“以前是父亲关心我、照顾我,现在我也长大了,轮到我来关心照顾他了,下辈子,我还做他的‘小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