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30-5122000

通讯员qq群:162622105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首页 > 焦点图片 > 房产

限购政策松绑因地方政府坐不住严重依赖土地

2014-07-10 08:57:00来源:中国青年报 作者:
陈宝存认为,限购政策是“重大堰塞湖政策”。限购政策不但未消灭需求,而且积攒需求。分类调控是已经明确的楼市调控政策,每个地方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作出判断。“未来楼市走向取决于信贷政策”,他说,限购与否对楼市的影响并不显著。

      陈宝存认为,限购政策是“重大堰塞湖政策”。限购政策不但未消灭需求,而且积攒需求。分类调控是已经明确的楼市调控政策,每个地方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作出判断。“未来楼市走向取决于信贷政策”,他说,限购与否对楼市的影响并不显著。

      董藩也表示,限购松绑的作用有限,“因为一套房子几十万元、上百万元,甚至在北京、上海要几百万元,所以只取消限购,贷款不配合,市场很难有特别明显的回暖。”

      杨红旭持同样观点,短期内市场在降温,仅靠一个限购政策的放松,难以使市场发生逆转。“很多城市本来就没有限购,但还是在降温,所以限购并不是影响楼市的最关键的因素。”

      限购政策最早出现在2010年4月17日发布的《国务院关于坚决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的通知》中,“地方人民政府可根据实际情况,采取临时性措施,在一定时期内限定购房套数。”目前实施限购政策的城市有40多个。

      刘光宇认为,限购政策刚开始实施时,对“不合理住房需求”的杀伤力非常强,很好地起到了抑制房价上涨的作用,房价涨幅应声而降。但是时间一长,“药效”冷却,其弊端也不断被激发出来。像汽车限购一样,有的人本来没有买车打算,但是因为限购所以非常珍惜购车资格,于是全家齐上阵,就是为了碰个彩头也要拼上一把,从而一定程度上刺激了需求。这种需求实际上对真正的刚需是不公平的。

      让市场恢复还需具备哪些条件呢?董藩认为,“限贷”要松绑。同时,三四线城市之前放地量太多,若要促进交易,还要宣布紧缩土地供应,以促进当前市场恢复。否则,民众担心房价还会下跌,处在观望状态,交易得不到恢复。

      杨红旭表示,影响楼市的因素主要有四:首先是信贷政策,现在的信贷政策较紧,首套房贷折扣非常少,房贷政策偏紧,制约了一些合理需求的释放。第二,经济下行压力较大,导致购房能力下降。第三,去年部分城市房价大涨,导致购房能力降低,大涨之后必然会有一个调整。第四,现在供求关系发生逆转,现在部分城市库存压力非常大,销售周期也很长,需要刺激需求。

      供应和需求的变化左右着房价,那么影响房价的供需关系是怎样形成的?日前,长江商学院金融学教授、DBA项目与校友事务副院长陈龙在《财经》杂志上撰文,分析了更深一步的机理。他说:“房价上涨的最大驱动力并不是刚需,而是货币。”

      陈龙认为,在1990年~2013年这段时间里,房价更多是被货币而非收入或实际经济增长所驱动,房价的涨幅最主要是一个货币现象。

责任编辑:刘嵩岳
  • 想随时随地随手掌握更多菏泽资讯,请关注菏泽大众网公众微信(dzw5122000)或官方微博(@大众网菏泽频道);想爆料?请登录“大众社区-菏泽论坛 http://bbs.dzwww.com/forum-220-1.html),或拨打新闻热线0530-5122000。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菏泽大众网更精彩

网友热帖

网友热帖更多信息

重磅专题

重磅专题更多信息

记者调查

记者调查更多信息

论坛热帖

论坛热帖更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