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30-5122000

通讯员qq群:162622105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首页 > 房产家居频道 > 楼市中国

安徽界首市:土地流转"聚变场"鼓起农民"钱袋子"

2014-07-08 08:59:00来源:《经济参考报》 作者:杨丁淼 张紫赟
———规模经营种粮食的成本每亩降低100元,亩均增产150公斤;设施农业亩均投入超过万元,产出增长高达10倍。化解流转农户的风险有三招:土地租金“实物计价”;合同要求租金必须提前一年付清;流转土地的农户,在大户那里有优先就业权,取得租金之外的工资。

      两年前,当北师大毕业生刘大卫决意辞去京城的工作,回家乡安徽界首市当个“农场主”时,他为遇到的第一只“拦路虎”犯了难———要完成规划中2000亩的土地流转,得与300多户农民挨家挨户“磨嘴皮子”。

      他赶上了难得的好机遇。界首市创新出台了一系列土地流转扶持政策,规范的“流转平台”帮刘大卫破解了难题。如今,有58万亩耕地的界首市,土地流转率达到76%,成为安徽“土地流转第一市”。近八成农民不再种自家的地,资本、新技术、外来“新型农民”等要素不断向这块土地汇聚,一场脱胎换骨的“农业转型”正在发生。

      “这一亩地投入20万元,收益远高于100万元”,在传统的庄稼汉听起来,这近乎“天方夜谭”。

      原本经营外贸行业的胡仲华,如今是邴集乡这片土地的新主人。在他投资建起的振海农业科技园内,记者看到他的地里种的全是五彩缤纷的树叶。“千万别瞧不起这些彩色树叶,它来自欧洲的珍稀树种,空运来的。用树叶直接繁育苗木,是一项突破性新技术。”

      通过与“彩叶快速繁殖”专家李长潇合作,胡仲华把实验室的理论带入大田。育苗大棚的喷灌、保湿等操作全部实现自动化操作,每个大棚造价10万元,前期已投入1000万元,预计总投资超过5000万元。

      “一亩地两个棚,一个棚8万株苗,成活率在90%以上,一棵苗少则卖10元,高的卖50元,每亩100万元的收益还只是保守的估算。”胡仲华说。

      胡仲华在半个月内完成2600亩土地的流转,“合同签下的第二天,我就付了100万元订金,人、财、物迅速到位。”

      界首市委书记刘玉建算的则是全市传统农业转型“大账”:

      ———传统农业只有转型才有出路。全市人均八分地,在如此零散的平台上,新技术推广不开、高投入实现不了、外来人才也没有用武之地。要转型,必须先以流转来整合土地资源。

      ———鼓励像“彩色树叶”一样对农业增加投入、应用新技术,实现高投入高产出,让农业生产向工业化经营转变。

      ———在胡仲华地里,从外地聘请的“高技术农民”月薪高达万元。他们的传、帮、带,让田地变为车间流水线,会造就更多的当地新型农民。农民的进步将推动农业的转型。

      “看似麦浪滚滚,却鼓不了农民钱袋子。据测算,土地流转前,每亩地每天只能收益两元。”这种延续千年的传统耕作方式,刘玉建认为必须改变。

      面对“有田无人种、有人要田种”的困局,界首以基层干部为纽带,摸索出租赁、入股、托管等灵活多样的流转模式。土地流转出去,可以“要钱给钱、要粮给粮”,也可以“要服务给服务”,暂不愿意流转的,由合作社提供耕、种、管等服务。

      政策支持之下,人地矛盾被有效化解。目前界首百亩以上连片流转的大户已有606户,耕地面积15.7万亩,占流转面积的38%。

      刘大卫这样的大学生回来了,他经营以秸秆作饲料发展养殖、牲畜粪便作肥料反哺种植的循环有机农业;齐岗这样的种粮大户积极性提高了,一年之内将土地规模从300亩扩大到2000亩,承担起有关部门粮棉油高产示范区的任务,他筹划建设烘干塔,进一步提高粮食生产的质量。

      在土地流转这个“聚变场”中,变化清晰可见:

      ———农业产业结构由千篇一律,变得“百花齐放”。目前,界首新增百亩以上连片大棚7000亩,形成了反季节蔬菜、花卉苗木等一批高效农业基地,去年实现农产品加工产值53.6亿元。

      ———规模经营种粮食的成本每亩降低100元,亩均增产150公斤;设施农业亩均投入超过万元,产出增长高达10倍。

      ———对流转土地的农民而言,除了稳定获得每亩1000元左右的租金收益,还可就近在流转土地上打工,日工资30元至100元。“日均两元”的低收益成为历史。

      “土地费用支出是刚性的,但收入是弹性的,加上难以预测的自然风险和市场变化,风险越来越向大户集中,大户有风险,自然波及千家万户农民。”刘玉建说,为了让土地流转持续健康发展,就必须化解农户、大户的风险。

      化解流转农户的风险有三招:土地租金“实物计价”;合同要求租金必须提前一年付清;流转土地的农户,在大户那里有优先就业权,取得租金之外的工资。

      化解大户的规模经营风险,主要依靠政府对于农业保险的扶持。从2013年开始,界首市以补充保险的形式将主要粮食作物的保险金额大幅提高,设施农业的大棚和作物均可入保,财政补贴保费的60%,大宗作物的保单还质押以取得贷款,财政按50%给予贴息。

责任编辑:杜心怡
  • 想随时随地随手掌握更多菏泽资讯,请关注菏泽大众网公众微信(dzw5122000)或官方微博(@大众网菏泽频道);想爆料?请登录“大众社区-菏泽论坛 http://bbs.dzwww.com/forum-220-1.html),或拨打新闻热线0530-5122000。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菏泽大众网更精彩

网友热帖

网友热帖更多信息

重磅专题

重磅专题更多信息

记者调查

记者调查更多信息

论坛热帖

论坛热帖更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