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生活 | 文化 | 校园 | 人才 | 供求 | 汽车 | 房产 | 维权 | 旅游 | 论坛 | 博客

您的位置: 文化

那一年,他们化解“冻土”

来源: 大众网-齐鲁晚报 作者: 2008-01-17 11:13:00

□文/片 鲁超国 高红日  
  
  见到记者时,陈洪印披着一件棉大衣,戴着一顶黑色的前盖帽,厚厚的破旧棉鞋上沾着雪。正是这个当时的柳里村党支部书记,在31年前发明了“借地”,第二年又发明了“口粮田”——一半土地“包产到组”,一半土地“包干到户”。在柳里村村委会,说起这个改变了他一生的“发明”,陈洪印记忆犹新。
  五人开会决定
  “借地”给农民
  1977年春天,东明县沙窝公社柳里大队部。
  夜深了,29岁的陈洪印用指甲拨了拨油灯芯,看了看另外的4个人,说:“要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只有这一个办法。”陈洪印时任村支书,其他4个人分别是大队长郝道轩、副支书于明山、民兵连长屈庆祥(已逝)、妇联主任刘三服(已逝)。
  “这个事情可是有危险。”年长的于明山和郝道轩叹着气说,他们曾经跟着陈洪印的父亲干治安主任和生产队长时因为分自留地,“文革”时就被批斗过……
  陈洪印的父亲“文革”前曾是村里的支书,“文革”前曾经给村民分过自留地,乡亲们都能吃饱饭。父亲分地,以后挨批的时候,陈洪印还小,但是“自留地”在他心中却生了根。
  1977年,上过高中的陈洪印也当上了村支部书记。
  看着一个个吃不饱的乡亲,陈洪印心里难过:难道让老百姓吃上饱饭也是错误?他开始有点迫不及待了:一定要让老百姓吃饱饭,即使挨批斗坐牢也值了。
  于是,他召集村里的干部讨论,提出自己“借地”的想法,所以就出现了上述一幕。
  “你学历高,有水平,你说咋办就咋办吧,出了事情咱们一块担着。”最后,5个人讨论了3个晚上,于明山和郝道轩对陈洪印说,其他人也都表示赞成。
  “要说我不害怕是假的。在那个年代,说错一句话都有可能被‘上纲上线’,更不要说做错事情了。”陈洪印对记者说,当时就是想试试,当时村里一共有3300多亩地,其中荒地和盐碱地就占了一半,反正闲着也是闲着,不如“借”给社员。
  最后,他们决定把村里700多亩荒地和盐碱地“借”给1500多名社员。
  “晚上饿得睡不着了,就到自己那‘借’来的地上干活,那里面收上来的粮食可都是自己的。”郝道轩有着同样的感受。
  1977年秋天,立竿见影,柳里村迎来了一个大丰收,本来不容易长庄稼的盐碱地,硬是长出了红高粱和红小豆,而且1亩地产出300多斤高粱。
  大批出去逃荒的人闻讯回来了。
  柳里村“借地”一年多后的1978年11月24日,在与山东南邻的安徽省凤阳小岗村,18名村民在生产队长严俊昌的带领下按下了著名的“手印”,开始分田到户。
  一人一亩口粮田
  不再吃返销粮
  柳里村的人都尝到了“借”地的甜头。
  1978年的冬天十分寒冷,但是寒冷里蛰伏着春天的气息。
  1978年初,陈洪印又作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把一半的“良田”每人分一亩作为“口粮田”,自种自收,不再吃国家的“返销粮”;另一半实行“按劳分配”。
  这一举措,正式揭开了“分地到户”的序幕。
  就在柳里村轰轰烈烈分地的时候,菏泽地委正在召开地、县、社三级会议,有人到菏泽地委门口张贴大字报,写着“老走资派被打倒了,新走资派站起来了”,并且还画着漫画,攻击陈洪印。
  “但是后来也没有来追究我的责任。”陈洪印从中判断出了领导的态度。
  这一年秋,每家每户的粮囤都是满满的,不再吃国家的“返销粮”。陈洪印回忆说,此前,柳里村每年几乎要吃国家30万斤的“返销粮”并分10万元的“救济款”。
  你坐了牢
  俺们给你送饭
  1979年,柳里村全面实行了“包干到户”。
  分地前,村里的350多户社员开了一个会议。陈洪印说:“这件事情上级没有指示,我听大家的,以后有什么事情,谁也别埋怨。”
  村民纷纷赞同。
  陈洪印说:“当年俺爹当书记的时候,因为分自留地挨过斗,以后你们可别斗我。”
  社员们说:“你放心,你坐了牢俺们给你送饭去。”
  分地时,很多“五保户”也坚持要地。按规定,当时五保户每年给360斤粮食和150元钱。当时67岁的张二双、70多岁的陈增路,不要粮食和钱,坚持要2亩地。
  “那时候上级知道你们的这种做法吗?他们是什么态度?”记者问。
  “他们能不知道吗?大字报都贴到菏泽地委门口去了。”陈洪印说,很明显,上级都是默许的。
  时任东明县委办公室主任的王锡璞说,那一年,不仅柳里,全县乃至整个菏泽地区都已经以各种各样的形式“分地”,社员们的生活好了,老太太们有意见了,说“现在有白面了,夏天天天擀凉面条擀得手脖子疼。”
编辑: 程建华
[发表评论]
菏泽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菏泽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菏泽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菏泽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菏泽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菏泽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菏泽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菏泽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新闻专题
· 关系转走,工作照干?
· 有树的地方是菏泽没树的地方是东明
· 一些单位招工简章仍写“工资面议”
· 关于开展“2007年度十佳诚信和谐”医院和“十...
· 菏泽历史文化与中华古代文明
· 专访中国银行菏泽分行党委书记、行长李华(图)

· 百寿坊羊肉汤系列产品(图)
· 韩丽宅配橱柜 迎十一厂家优惠促销
· 海创 吊顶 央视上榜品牌
· 菏泽摩力克家居布艺旗舰店9.16试营业
· 世友钛晶面超能地板 360°净化功能 真正的健...
· 走致富路 骑木佳木
新闻图片
民革菏泽市委庆...
百名拳手迎奥运(图)
受伤白骨顶获救(图)
本网一篇报道牵...
“房产杯”职工...
塔形蜂窝让人叫...
社区话题热点
· 菏泽环城公园的雪
· 菏泽的那些破公交车们[注意]
· 连接成武田集镇和巨野谢集镇的公路该修修了[建议]
· 菏泽需要一次展示美好的机会
· ★连载长篇报告文学《巨变
· 菏泽武术表演精彩瞬间~~~~
菏泽 菏泽新闻 菏泽大众网 中国菏泽 菏泽新闻网 菏泽综合门户网站

大众网菏泽站 heze.dzwww.com  E-mail:heze@dzwww.com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山东省重点新闻网站
Copyright (C) 2006 dzww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证000100号 新出网证(鲁)字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