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生活 | 文化 | 校园 | 人才 | 供求 | 汽车 | 房产 | 维权 | 旅游 | 论坛 | 博客

您的位置: 文化

为让百姓吃饱,我豁出去了!

来源: 大众网-齐鲁晚报 作者: 本报记者 高红日 鲁超国 2008-01-17 11:14:00

2008年1月16日上午9点,记者走进原菏泽地委书记周振兴的家。年近82岁的他热情地接受了采访,而且一谈就是两个半小时。
  抓了十多年土地工作
  得出“大包干思想”
  记者:菏泽的土地大包干最早是从东明县开始的,我看到有关材料,您是先下乡调查,然后晚上就召开县委常委会决定分地,这个分地的决定是偶然想到的还是您思考了很久的一个想法?
  周振兴:这肯定不是一时冲动做出来的决定,也不单纯是几个小时的会议就能想出来的决定,这和我十多年来抓土地工作所做的一些尝试有很大的关系。1961年,我在聊城地委任秘书长时,就在《聊城工作通讯》上发表过一些有关“借”地的文章,鉴于当时饿死人这种非常严重的问题,我就悄悄鼓励下级干部把地“借”给百姓,一户“借”给一分二分的地,虽然不多,但也让老百姓们填饱了肚子。
  当我1977年底1978年初对菏泽一些农村进行调查时,内心震撼很大,特别是看到小井村张殿兴家的破败景象,当时我的泪就下来了。农民守着土地挨饿,这无论如何也说不过去,我相信让农民吃饱饭决不是罪过。所以当天晚上就召集东明县委班子开会,最后下定决心“分地”。 
  分地政策若有错
  我周振兴一人扛
  记者:作为地委的一把手,当初有这样一个决定,手下的人都支持你吗?
  周振兴:不能用支持这个词,应该问他们是否反对,那是一个特殊的时代,“分地”是上面坚决不允许的,那时人人自保,谁敢站出来说支持分地?只要不公然提出反对就是对我的支持了。  
  记者:那你又是怎么说服他们的呢?
  周振兴:想说服他们就必须先把自己给推出去。1979年春节过后,我召集了区、县、公社三级干部会议,正式推出“包产到组”、“包干到组”的生产责任制形式。会后我下令各县县委到地委复制录音带,然后各公社再到县里复制录音带,指定同一时间,700多万农民都集中到公社开大会,听录音广播。
  我在会议上就明说了,我的讲话有录音,如果上级说这件事我们干错了,追查下来,我周振兴一个人承担责任。
  我当时是豁出去了!没办法,眼看着老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中,不动大手术是不行了。我在那次三级干部会议上也说了:只要叫我当这个地委书记,我就得叫老百姓吃饱饭。否则,这个地委书记我宁可不干!
  车被砸了我不生气
  那时欠群众的太多
  记者:听说您在上世纪60年代下乡检查工作的时候,有一次曾经被砸过车窗?能不能给我们说说当时的情况? 
  周振兴:这个砸来的石块对我内心的触动非常大,我们的党群关系、干群关系已差到了极点,我们吃百姓的、喝百姓的,回过头来却去糟蹋百姓,百姓能不产生敌视心理吗?1959年到1960年是饿死人最多的时期,村里几乎天天有饿死的人。
  新中国都成立了,而我们的百姓却还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作为党的干部,车被砸,我内心不会感到气愤,只有愧疚,那些年,我们欠群众的太多了!
  “小岗精神”“小井精神”
  谁早谁晚并不重要
  记者:现在社会上有这样一种争议,菏泽小井村的土地改革要比安徽小岗村的土地改革时间还要早,您是怎么看这个问题的?
  周振兴:我也听到过这种说法,但我首先摆明一种态度,现在回过头来再去争论土地改革谁早谁晚没有什么意义。1978年初,我在小井村调查后召开研讨会,为了解决小井村的困难局面,决定把一部分地分给村民,从而调动了村民的劳动积极性,接着便把小井的做法在东明县推广开来,“小井精神”就这样被叫了起来。
  其实在“小井精神”之前,东明县的柳里村1977年就开始尝试着把地“借”给社员,但无论是小井村还是柳里村,在分地形式上还是有点隐蔽,而小岗村的村民则是直接按手印,搞出农村家庭承包制,这在农村改革上走出了历史性的一步。
  记者:您认为菏泽小井村和安徽小岗村两地土地改革的区别在什么地方?
  周振兴:我认为最大的区别就在两地改革的环境和形式不一样。“小岗精神”说的是,1978年年末,安徽小岗村18户农民搞起的“大包干”,一份分田到户的“生死契约”正式揭开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序幕。这种改革是一个村的成功探索,而菏泽的土地改革相对来说来得更加猛烈和悲壮,这可以说是一次自上而下的改革,2000多人的区、县、公社三级干部会议上正式推出“包产到组”、“包干到组”的生产责任制形式,当时在全国都引起了轰动。
编辑: 程建华
[发表评论]
菏泽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菏泽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菏泽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菏泽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菏泽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菏泽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菏泽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菏泽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新闻专题
· 关系转走,工作照干?
· 有树的地方是菏泽没树的地方是东明
· 一些单位招工简章仍写“工资面议”
· 关于开展“2007年度十佳诚信和谐”医院和“十...
· 菏泽历史文化与中华古代文明
· 专访中国银行菏泽分行党委书记、行长李华(图)

· 百寿坊羊肉汤系列产品(图)
· 韩丽宅配橱柜 迎十一厂家优惠促销
· 海创 吊顶 央视上榜品牌
· 菏泽摩力克家居布艺旗舰店9.16试营业
· 世友钛晶面超能地板 360°净化功能 真正的健...
· 走致富路 骑木佳木
新闻图片
民革菏泽市委庆...
百名拳手迎奥运(图)
受伤白骨顶获救(图)
本网一篇报道牵...
“房产杯”职工...
塔形蜂窝让人叫...
社区话题热点
· 菏泽环城公园的雪
· 菏泽的那些破公交车们[注意]
· 连接成武田集镇和巨野谢集镇的公路该修修了[建议]
· 菏泽需要一次展示美好的机会
· ★连载长篇报告文学《巨变
· 菏泽武术表演精彩瞬间~~~~
菏泽 菏泽新闻 菏泽大众网 中国菏泽 菏泽新闻网 菏泽综合门户网站

大众网菏泽站 heze.dzwww.com  E-mail:heze@dzwww.com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山东省重点新闻网站
Copyright (C) 2006 dzww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证000100号 新出网证(鲁)字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