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女士随身带着这一大包沉甸甸的药物,既有一些中药汤剂,也有白瓶装的黑色药丸,没有任何标识。这时,一名自称是房东的男子走过来,声称上午是他给陈女士打的电话,自己已经在电话里道歉,并把药费退还,指责陈女士带记者来“太过分”。
仨“热心人”主动指路让外地女子很感动,一下花掉6000多元又犯起嘀咕看病的“研究所”突然摘牌消失,感觉上当,正不知如何是好意外的是,有人打来解释电话并退了款,退药时却被指责带记者来“太过分”
①
19日,陈女士来到省城三甲医院就诊
②
瘦男子向陈女士
推荐“范医生”
③
陌生女子夸“范医生”并指点乘车路线
④
胖男子一同乘公交车
指引陈女士来到“研究所”
⑤
19日下午,在“中医中药研究所”(北园大街)就诊,当天花费6000多元
⑥
20日,感觉上当投诉举报,
一天后,陈女士接到陌生人解释电话
⑦
21日上午,看病的大部分款退回来了
□本报记者 赵国陆
19日,聊城的陈女士和丈夫到济南大医院看病,先后遇到三个热心人,一路给带到了北园大街一个“中医中药研究所”,花2200元做了个小手术,又开了4000多元钱的药。一下午花掉辛辛苦苦挣来的6000多元钱,夫妻俩总感觉不踏实。更蹊跷的是,第二天,陈女士却意外收到一个道歉电话,还收到了4000多元的退款。这到底是怎样一个蹊跷事,我们不妨从头来看看。
大医院看病老遇热心人,患者陈女士心里好感动
19日,来自聊城的陈女士和丈夫一起到省中医就诊,因为到医院时已经中午12点多,医生下班了,他们就在一楼大厅填写就诊资料,等候下午挂号。一名矮个偏瘦的男子过来搭讪,自称也是患者,询问陈女士看什么科。
“我们人生地不熟,就告诉他是来看妇科的。他一听就说,这里骨科好,不孕不育、妇科都不行。”陈女士说,这名男子热心推荐了一名“范医生”,说是中医中药研究所的专家,也在这里坐诊,不过今天不在,可以到北园大街研究所里找她。
陈女士到大厅外的医生简介公告栏里找“范医生”,但是没找到。这时一名戴帽子的陌生女子走过来,又跟陈女士聊起来,也夸研究所的“范医生”水平高,自己的亲戚就是她给治好的。“我们一听是中医中药研究所的,觉得肯定很专业。”陈女士和丈夫决定去看看,这名陌生的女士热情指导他们到医院外坐66路公交车,找到站牌后,这名女子就不见了。
在公交站牌,陈女士再次遇到“热心人”,一名胖胖的男子询问他们到哪里去。陈女士如实相告后,该男子说“那个地方我知道”,他自称是干装修的,正好到北园大街,顺路坐同一辆车。下了公交车后,胖男子认真地给他们指路,说那个中医中药研究所就在一家快捷酒店旁边。“济南人真热情!一路上净遇到好人了。”
看病一下子花了6000多,心里犯起了嘀咕
“我们以为研究所是个多大的地方,走进去一看,就一楼几间房子,一条走廊连着。”陈女士和丈夫顺利到达研究所,“我们说来找范医生,一个人很客气地接待了我们,先给号脉,又交50块钱做了一个B超,说没多大问题,小毛病。”
“范医生”又询问身体有没有其他问题,陈女士说好像有宫颈炎。这回被告知问题很严重,得动个小手术。陈女士的丈夫交了2200元的手术费,加上药费,总共6000多元。“给开了一个月的中药,除了现煎熬的汤剂,还有药丸、中成药。没有发票,就一张手写的收据,上面也没盖章。”陈女士说,丈夫特老实憨厚,自己还没出治疗室,钱都交完了,让第二天来拿煎药。算上药房的人,他们在“研究所”里总共见到了4个人。
回到朋友处之后,陈女士越想越不对劲。朋友听说在一个小地方一下午就花了6000多元,认为很可能遇到医托了。“这一路上,先后有三个人给指路。花了这么多钱,连个发票都没有,收据上写的是治疗费、药费。”
20日上午,陈女士的丈夫去研究所,要求退钱,不领药了。结果工作人员说,药已经煎好了,不能退必须领。陈女士表示退掉中成药,又被告知,必须配在一起吃才有效。最终,少要了一些中成药,退回来1600元钱。“好不容易攒些钱,本来想到省城大医院看病。现在抱回来一堆药,也不知道有效没效。今天又有不少人在那个研究所排队。”陈女士愁眉不展,不知道该如何处理。
“研究所”突然失踪了 患者意外收到了退款解释电话
20日下午,记者将该情况向天桥区卫生局反馈,该区卫生监督所的王先生表示,第二天将进行核实查处,如果存在医托现象,将与公安等部门联合执法。
21日上午9点多,王先生再次向记者反馈,根据陈女士提供的地址,他们派监督员到现场去查看了,但是没有找到“中医中药研究所”。随后,记者来到北园大街502号,在一家快捷酒店旁边的院子内,找到了陈女士就诊的地方,但“中医中药研究所”的牌子已经没有了,只剩下一个诊所的标志。
10点左右,陈女士突然接到一个陌生电话,称可以退还她部分药费,让她到“研究所”领钱,或者提供一个银行账号,直接打过去,然后收回药品。因为为陈女士做过手术,所以不能全额退款,扣除大约500多元。随后“范医生”给陈女士打电话解释,不是不给退钱退药,如果对治疗效果不满意的话,可以把钱退还。陈女士感到十分蹊跷,这个研究所牌子都没了,卫生局也查不到,怎么突然主动提出要退钱?
11点20分,记者接到陈女士的电话,“范医生退回来4200块钱,让我把药品还回去。”她说,刚才和丈夫找到一个ATM机,一查银行卡里还真多了4200元钱。
陈女士随身带着这一大包沉甸甸的药物,既有一些中药汤剂,也有白瓶装的黑色药丸,没有任何标识。“我们辛苦打工赚来的钱,4000多块换来这些药。”
退药时“范医生”始终没露面 “房东”出面指责陈女士太过分
下午1点多,陈女士和记者一起来到摘了牌子的“研究所”送还药品,此时有穿白大褂的工作人员在场,一名护士表示,“范医生”不在,把药留下就行。陈女士坚持与范医生见面还药。为陈女士看病做手术的“范医生”始终未露面,在电话里,她极力回避陈女士在“研究所”就诊一事,一再强调先处理退药的事。
这时,一名自称是房东的男子走过来,声称上午是他给陈女士打的电话,自己已经在电话里道歉,并把药费退还,指责陈女士带记者来“太过分”。
□追问 停业整顿为何还在行医?
“我们是合法诊所,你对我们的治疗效果不满意,退钱就是了。”自称是房东的男子认为这只不过是医疗纠纷。
随后,天桥区卫生监督所的王姓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家诊所去年就已经被责令停业整顿。
被停业整顿的诊所,怎么挂块研究所的牌子又继续行医?本报将继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