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30-5122000

通讯员qq群:162622105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首页 > 健康卫生 > 菏泽卫生

医联体助力基层医疗显困境 需要资源下沉

2013-08-07 18:48:00 作者:李钢  来源:大众网
时任国家卫生部主要领导在会上提出,控制大型公立医院单体规模扩张,鼓励探索医疗服务联合体等形式。根据国际医学惯例,从事基层医疗的全科医生是个体或民营医疗机构工作者,自己本身是雇主,享受充分自主权和流动权。

      “医疗机构联合体”在2013年度的全国卫生工作会议上首次获得国家层面的认可。

      时任国家卫生部主要领导在会上提出,控制大型公立医院单体规模扩张,鼓励探索医疗服务联合体等形式。“至少在今后一段时间内,‘医联体’模式应是让患者就近享受优质医疗服务的重要途径。”

      其实,“医联体”远非“万能药”。搞不好,还会成为大医院对小医院的“抽血”——病号、有潜力的医生等,“三级医疗体系”甚至可能出现更大程度上的崩塌。

      解决问题的要点在于医疗资源的合理流动和配置。在所有医疗资源中,最紧缺的莫过于医生,一位三甲医院院长就毫不避讳地表示,“专家当然是医院的第一财产。”

      然而医疗专家资源的流动和配置,谈何容易?业内人士的共识是,关于医生执业的一些制度规定,严重阻碍了医生的合理流动。哪怕是“医联体”内部,医生也无法实现合理流动。

      根据国际医学惯例,从事基层医疗的全科医生是个体或民营医疗机构工作者,自己本身是雇主,享受充分自主权和流动权。医生可以与任何医院签约,将病人自由转诊给其他专家和医院。医生与医院之间是一种流动组合的弹性关系。放眼国内,医生作为“单位人”,断不能“自由流动”。 

      年初全国两会上,时任卫生部部长陈竺直言,建设“医联体”涉及两个问题:一是人事制度,如果大家还认为只有专科医生是一流的,三流的人才去做全科,那就无法调动积极性;二是医保,如果医保能按基层、二级、三级医院这样一个总包体系去报销,自然会促进医疗资源的下沉。

      徐凌忠也感叹,眼下,不同级别的医疗单位隶属于不同的管理体制,人事任命、财政补贴、医保报销等都是由不同层级的行政部分负责,在这种体制下,“医联体”的建设势必会受到各种体制机制的限制。

      医疗资源不能下沉,也就意味着“强基”只能成为一种奢望。基层医疗力量不强,基层医疗机构又如何能够赢回信任?在医疗资源短期难有规模化增长的前提下,显然,需有牵头“医联体”的大医院尽到更多责任。

      本报记者 李钢 

初审编辑:初审编辑:张蕾
责任编辑:刘银春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网友热帖

重磅专题

记者调查

论坛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