鄄城县人民医院:持续高热天气,警惕高温杀手热射病

2022-06-28 11:26:30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张举 冯亚敏

  大众网·海报新闻实习记者 张举 通讯员 冯亚敏 鄄城报道

  近期,高温天气持续不断,鄄城县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陆续收治了多名热射病病人,有的已治愈出院,有的仍然命悬一线。

  75岁的王大娘既往有脑出血、右侧肢体活动障碍病史,一直是卧床状态。数日前,王大娘的女儿给王大娘送饭时发现她意识不清,浑身滚烫,且伴有一阵一阵的抽搐,以为王大娘脑出血的老毛病又犯了,急忙拨打了120后送到鄄城县人民医院。经测量,王大娘体温高达41℃,行头部CT检查后,排除了脑出血。因为王大娘抽搐不止,且呼吸困难,遂被送到重症医学科治疗。经进一步系列检查,王大娘被诊断为热射病,且病情危重,多脏器功能衰竭,随时都有生命危险。该院医护人员将病情告知王大娘的女儿后,她表示很不理解,觉得“不就是个中暑吗,居然这么严重”。

  据了解,热射病是由于人体暴露在高温高湿环境中,机体体温调节功能失衡,产热大于散热,导致核心温度迅速升高,超过40℃,伴有皮肤灼热、意识障碍 ( 如谵妄、惊厥、昏迷 ) 及多器官功能障碍的急性危重性疾病,是中暑最严重的类型。热射病患者往往病情发展迅猛,表现为高热无汗,抽搐昏迷,呼吸循环衰竭和严重的凝血功能障碍,甚至出现多脏器功能衰竭。

  热射病分为经典型热射病(又称非劳力型热射病)和劳力型热射病。经典型热射病多见于体温调节能力不足者(如年老体弱者和儿童)、伴有基础疾病者(如精神障碍和脑出血后遗症患者等)及长时间处于高温环境者(如环卫工人、交警、封闭车厢中的儿童)等;劳力型热射病多见于既往健康的年轻人,如参训指战员、消防员、运动员、建筑工人等。王大娘属于经典型热射病患者,高龄、有基础疾病,耐受力差,一旦患上热射病,死亡风险非常高。

  该院重症医学科主任薛立国介绍,热射病的预后与很多因素有关,但是最关键的因素是能否快速降温,阻断热损伤启动的“炎症瀑布反应”。该院重症团队对热射病的救治有一定的经验,诊断为热射病的病人都能在第一时间给予及时有效的降温处理,给后续的抗休克、改善凝血功能、稳定内环境等治疗争取到了时间,最大程度改善了患者的预后。如果发现家里有疑似热射病的病人,有条件的可第一时间用冰块进行降温处理,同时拨打120送至有救治能力的医院。

  对于如何预防热射病,薛立国给出了建议:要合理饮食,注意水盐补充,提倡少量多次饮水,不宜一次大量暴饮,以免增加心脏和胃肠道负担;要保证必要的睡眠与休息,出门注意防晒;要注意室内通风,夏季不宜过厚衣被,老年人尤其长期卧床者更应注意;要科学制订运动时间,避开日光强烈、气温较高的时段,缩短或减少烈日下或高温环境中连续锻炼时间,逐渐锻炼其热适应能力,当出现面色苍白、醉酒步态,心率每分钟大于170 次,体温升高时,应停止锻炼。

初审编辑:王志宁

责任编辑:刘进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object HTMLUListElement]
    [object HTMLUListEl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