菏泽市立医院成功完成该院首例心脏无导线起搏器置入术

2022-06-29 17:06:03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张举 刘静

  大众网·海报新闻实习记者 张举 通讯员 刘静 菏泽报道

  近日,菏泽市立医院成功为93岁高龄的患者刘某施以“Micra” 心脏无导线起搏器置入术,开创了该院起搏电生理领域无导线起搏器的新篇章。

  据介绍,不久前刘某因“意识不清1小时”到菏泽市立医院就诊,经心内科会诊后诊断为心源性晕厥、心律失常、高度房室传导阻滞等,遂转入心内科一病区住院治疗。经过对刘某全方面评估及术前讨论,心内科主任王勇带领团队对刘某施以该院首例 “Micra” 心脏无导线起搏器置入术。术后8小时刘某便可自由活动,术后回访恢复状况良好。

  据了解,心脏是人体非常重要的器官,是机体血液循环的原动力,心脏以 60-100 次/分频率跳动,并且不随人体意识控制。一旦心脏跳动频率减慢,全身血液循环将受到影响,如果心脏停跳几秒钟,大脑的供血供氧受到中断,将会出现头晕、黑蒙甚至晕厥等症状,出现此类情况,就需要置入心脏起搏器辅助心脏跳动。简而言之,心脏起搏器是治疗心率缓慢的一种有效方法。传统的心脏起搏器包括脉冲发生器和起搏电极,置入过程中需要切开胸前皮肤做皮下起搏器囊袋,并且经血管穿刺置入长 50-60cm 心房及心室电极, 手术时间约 2-3 小 时。无导线起搏器又称为胶囊起搏器, 顾名思义就是没有导线的起搏器,是当今全球体重最轻、体积最小的起搏器,仅重2克的花生米大小的胶囊内整合了当今世界最先进的起搏技术元件,手术仅需40分钟,零切口、出血量仅几毫升,在体表没有传统起搏器植入部位的皮肤隆起和疤痕,也避免了起搏器囊袋的破溃和感染,起搏导线磨损和断裂的风险,且使用寿命长达12年以上,并且磁共振兼容。术后 4-6 小时患者即可下床活动,极大的降低了患者的感染及栓塞风险,避免了患者有创切口的痛苦,并减少了患者住院时间。

  据介绍,以下患者适合无导线起搏器植入:传统起搏器植入后发生囊袋和导线并发症、起搏器囊袋感染风险高的患者;心室单腔(VVI) 起搏器适应症患者,包括房颤合并心动过缓、病态窦房结综合征、阵发性高度房室传导阻滞等患者;因职业、年龄、心理等方面有美观需求或其他特殊需求的患者;存在血管病变或解剖畸形,植入传统起搏器不成功等患者。

初审编辑:王志宁

责任编辑:刘进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object HTMLUListElement]
    [object HTMLUListEl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