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30-5122000

通讯员qq群:162622105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首页 > 菏泽财经频道 > 保险

火车票网络代售重启 搭售保险"实属无奈"

2013-03-14 11:24:00 作者:  来源:南方日报
携程在给记者的回复中也坦承,“铁保行”的票源的确来自铁友网,该产品仍是属于代购,并不是携程网直接销售。对此,业内人士也坦言是“不得已而为之”,“代购火车票本身有着巨大的需求,但其盈利性却始终得不到保证,人家是企业,"变相收费"也是无奈之举。

    火车票网络代售重启 搭售保险

      眼看铁道部改革在即,人们对其市场化的期待日益提升,而与所有旅客关系最大的莫过于火车票的信息查询与销售,昨日记者就从多家在线旅游商处了解到,曾一度被铁道部“铁腕叫停”的火车票网络代售服务已开始大锣大鼓地重新启动。

      不过,火车票网络销售模式不动,“票源”难题依然在卡着所有商家的脖子,而勉强维持业务的多家厂商也纷纷表示车票销售的经济性难题不解,只能无奈靠“搭售”各种服务过活,看着车票网络销售的蛋糕而无处下嘴。

      不少人表示,12306信息中心未来可以转成像中国民航信息网络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航信”),成为一个公共数据的平台,但是具体的票务网络售卖则依托一个代售商网络来操作。

      调查

      网络代售症结难解

      昨日,携程旅行网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明确表示,已开始大力推出新型态旅行产品“铁保行”,结合火车票代购服务与保险。通过该产品,广大消费者可在线预订含高铁动车票和交通意外保险在内的各类新型旅行产品,覆盖上海、北京、广州等全国各城市。不同于12306网站的是,携程方面表示,该网站的火车票业务将提供24小时预订服务,从出票到出保全程电子化。

      不过,让人稍有纠结的是,“铁保行”产品却依然无法保证订票“百发百中”,根据产品介绍,用户在20:00前提交并支付成功的订单,将在2小时内确认是否预订成功;20:00之后支付成功的订单最晚在次日13:00前确认是否预订成功。产品预售期外,提交并支付成功的订单,在进入预售期后的第1天18:00才能获知是否预订成功。

      对此,酷讯旅游网CEO张海军表示,携程此次“重启”火车票业务仍然无法绕开“票源”难题,“携程的这个产品主要还是在推荐其旗下的火车票代售网站铁友网,而酷讯网作为一个代购平台,也一直在开展相应业务。但实际上做代购服务的仍然是铁友网和赶火车网。”而以上两家网站的票源也依然要依靠12306网站或各地的火车票代售点。

      对此,铁友网和赶火车网也向记者表示,虽然业务“从来没有停止过”,但两家的工作原理也基本上只能算是“跑腿”。

      携程在给记者的回复中也坦承,“铁保行”的票源的确来自铁友网,该产品仍是属于代购,并不是携程网直接销售。

      分析

      搭售保险“不得已而为”

      有业内人士就戏称,这一次携程收费的“马甲”换成了“保险费”,根据“铁保行”产品说明,用户预订该旅行产品,“所需支付费用=车票票面价*选择预订数量+保险费*选择预订数量”,其中“车票票面价”为车票票面实际价格,而“保险费”则定价为交通意外险费20元/份。不少网友也对这“绑定”销售的20元交通意外险费颇为费解,“网上说明"铁保行无快递费",现在却搭售保险费,真有种"换汤不换药"的感觉”。

      不过,记者先后查询了赶火车网和铁友网后发现,这种“配售”是从根本上就已经确立的。铁友网在填写旅客购票信息时,在后面的控件中已加入了20元到80元的交通意外险的搭配销售;而赶火车网也同样设置了20元到100元的交通意外险的搭配销售选项,除此之外,旅客在赶火车网订票总金额中还包含了“20元的快递费”。以上两家的交通意外险销售控件中均不存在“不购买交通意外险”的选项。

      对此,业内人士也坦言是“不得已而为之”,“代购火车票本身有着巨大的需求,但其盈利性却始终得不到保证,人家是企业,"变相收费"也是无奈之举。”

      声音

      呼吁车票网上销售放权

      不过,以上的可能性都必须得到更大的政策和法律支持,而这些问题在根本上更是与火车票网上销售模式的转型密切相关。

      在目前的情况下,在火车票销售环节过程中任何超过5元“客票销售服务费”之外的收费项目都尚未获得“合法性”。

      “12306网站目前线上唯一指定的火车票销售平台,但这一平台是纯官方的,不是企业,我觉得这一平台的市场化必然是一个趋势。”张海军就表示,12306网站目前最合理的转型模式就是转化成像中航信这样性质的企业,成为所有火车票数据的公共平台。而整个火车票的销售系统,就应该转化为一套有资质的代售商体系,“消费者能够有自己的选择,而有资质的代售商可以提供个性化服务来获利,12306网站则通过提供后台支持来实现市场化。”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网友热帖

重磅专题

记者调查

论坛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