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30-5122000

通讯员qq群:162622105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首页 > 菏泽财经频道 > 焦点新闻

外贸开局良好 出口趋于乐观

2013-03-10 10:17:00 作者: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海关总署8日发布,1—2月,我国进出口总值3.83万亿元人民币,折合6093.1亿美元,扣除汇率因素同比增长14.2%。其中出口2.05万亿元人民币,折合3267.3亿美元,增长23.6%;进口1.78万亿元人民币,折合2825.8亿美元,增长5%。

       海关总署8日发布,1—2月,我国进出口总值3.83万亿元人民币,折合6093.1亿美元,扣除汇率因素同比增长14.2%。其中出口2.05万亿元人民币,折合3267.3亿美元,增长23.6%;进口1.78万亿元人民币,折合2825.8亿美元,增长5%。

      针对前2月进出口情况,海关总署统计司副巡视员黄国华表示,在当前国际经济走势仍不明朗的情况下,前2月我国外贸实现良好开局。从企业调查看,未来出口预期正趋于乐观。

      除日本外,我国与主要贸易伙伴双边贸易增幅明显

      从海关数据看,前2月,我国一般贸易进出口增速高于加工贸易,对新兴市场出口增速明显高于传统市场,机电产品出口增长平稳,传统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增势显著。我国外贸“转方式、调结构”正取得积极进展。

      海关统计显示,前2月,我国一般贸易进出口3166.2亿美元,增长11.5%,占进出口总值的52%。同期,加工贸易2025.8亿美元,增长7.6%,低于进出口总体增速6.6个百分点。

      在与主要贸易伙伴双边贸易中,我国与欧盟、美国、东盟双边贸易分别增长3.2%、14.8%、22%。与日本双边贸易下降8.2%。此外,内地对香港双边贸易增长58.7%。出口方面,我国对俄罗斯和南非出口增速分别为31.6%和61.4%,分别高于同期我国出口总体增速8个和37.8个百分点。

      黄国华介绍说,据海关调查,2月份,我国出口经理人指数为38.2,较1月回升0.7,这是连续第三个月环比提升;此外,对未来2—3个月出口持悲观情绪的企业比例首次降至四成以下。“从这些情况看,未来我国外贸出口或成乐观走势。”

      “值得注意的是,出口成本偏重仍是影响企业的重要因素。”黄国华说,从海关调查结果看,2月份反映出口综合成本同比增加的企业虽比上月有所下降,但所占比例仍高达69%。此外,还有25.1%的企业出口综合成本同比持平,只有5.9%的企业反映出口综合成本同比下降。

      出口表现正面,受四大因素影响

      海关统计显示,2月份,我国进出口总值1.65万亿元人民币,其中出口8751.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1.8%。相较于此前经济学家普遍预计2%—5%的增长水平,如此高的份额让人大呼意外。业内人士梳理出四大综合因素:

      首先,春节提前出货是重要原因。上海瀚科商务咨询公司市场营销经理雷鸣分析称:“很多工厂春节放假时间较长或考虑到春节后大量工人离职,节后不能立即组织生产,所以节前大量出货。2月份出口数据大幅增长可以说依然集中在当月上旬。”

      其次,去年基数偏低的因素也不容忽视。去年年初出口跌得很厉害,相较于今年2月贸易顺差152.5亿美元,去年同期贸易逆差319.8亿美元。

      此外,政策的扶持也发挥了一定作用。上海商品出口企业协会会长冯郑州告诉记者,从去年年底开始,退税以及融资方面一系列政策缓解了企业的资金压力。

      与此同时,机电产品出口的平稳增长以及传统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的增势显著,表明部分外贸企业在产品创新、提升附加值方面的努力取得了成效。

      2月份进口规模大幅下降引人注目

      海关统计显示,2月份出口增长21.8%,进口下降15.2%,贸易顺差152.5亿美元。

      “2月份进口大幅下降,与季节性因素密切相关。”黄国华认为,今年2月份有17个工作日,而去年同期有21个工作日。经季节调整法调整后,2月份当月进出口总值同比增长13.5%,其中出口增长20.6%,进口增长6.5%。

      从海关统计看,前2月,部分能源和资源性产品进口量减幅明显。其中,进口铁矿石1.2亿吨、原油4593万吨、铜64.9万吨,分别下降1.5%、2.4%、27.8%;进口大豆768万吨,下降9%;进口汽车13.1万辆,下降28.8%。前2月,我国贸易顺差441.5亿美元,而去年同期为贸易逆差47.8亿美元。

      分析人士指出,总体上看,排除季节性因素,2月份进口与当前经济走势基本吻合。随着未来扩内需战略深入实施,预计进口规模将温和回升,外贸进出口趋于平衡。

      (综合本报记者杜海涛与新华社报道)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网友热帖

重磅专题

记者调查

论坛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