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30-5122000

通讯员qq群:162622105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首页 > 菏泽财经频道 > 焦点新闻

年末银行理财“火拼”收益 收益率达5.5%产品遍地开花

2013-11-30 17:26:00 作者:彭妍  来源:中国经济网
业内人士认为,年末揽储战才刚开始,将于12月中旬进入高潮,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会持续攀高  2013年还剩下最后一个月,银行即将迎接今年最后一轮的揽储大战。广发银行发行的一款保本浮动型的“欢欣股舞”人民币理财计划(2013年第五十期),预期最高年化收益率为8%,起购金额为5万元。

      业内人士认为,年末揽储战才刚开始,将于12月中旬进入高潮,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会持续攀高

      2013年还剩下最后一个月,银行即将迎接今年最后一轮的揽储大战。“近期银行发行的理财产品,收益率几乎一周一涨,不管长期和短期的,收益率基本上都超过5%,5%以上的银行理财产品上半年在市场上还十分紧俏,而到11月下旬,5%似乎已经基本成为理财产品的起点收益率,理财宣传单子上随处可见。”建行理财经理向《证券日报》记者介绍。

      “破5”“破6”理财产品上演揽储战

      记者在走访北京各大银行网点时发现,几乎所有网点的柜台前都摆放着理财产品推荐展示。而记者根据银率网的数据统计发现,近期理财产品收益率“破5”、“破6”比比皆是,理财产品大多收益率在5.5%以上。其中,大部分小银行、特别是股份制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已经达到7%乃至8%,有部分理财产品预期最高年化收益率甚至达到10%以上;国有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率均在5%以上,部分产品收益率达到5.5%。

      银率网北京地区“在售+预售”理财产品信息显示,星展银行发行的一款名为股得利系列向上触发(设自动赎回机制)1388期12个月人民币结构性投资产品EZME,预期年化最高收益率为13%,是一款保本浮动型产品,起购金额为5万元。广发银行发行的一款保本浮动型的“欢欣股舞”人民币理财计划(2013年第五十期),预期最高年化收益率为8%,起购金额为5万元。银率网信息显示,平安银行发行的多款短期理财产品收益率都达到6%以上,比如,一款名为专享强债A资产管理类2013年220期人民币理财产品,预期年化收益率为6.3%,起售金额为5万元。光大银行推出了“阳光理财T计划短期高收益产品”,期限为59天,100万元申购额年化收益率达6.0%,500万元资金量年化收益率达6.1%;从产品期限来看,该产品正好为跨年产品。

      国有行也不甘示弱,“我们大行理财产品收益率也要比以前高,现在是入手的好时机。我们银行推出了很多理财产品,收益率基本上都达到了5%,一款理财产品名为‘中银稳富SH042013100人民币理财计划’,预期最高年化收益率为5.6%,起售金额为10万元。”中国银行理财专家向记者推荐。记者在建行北三环支行网点理财产品汇总介绍单上发现,很多产品预期收益率都达到了5%以上,一款名为乾元共享型2013年第321期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为5.5%,起售金额10万元。工商银行近期的理财产品收益率都比以前高,多为短期,除了几款产品的年化收益率低于5%外,其他产品的预期最高年化收益率均在5%以上。

      “尤其进入11月份以来,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率在量价两方面都有所提升。虽然现在市面上出现了一些预期最高年化收益率在10%以上的理财产品,但最终能不能够如数兑现,还值得探讨,高收益只是银行吸引客户眼球的一种手段而已。”某银行的理财师表示,目前比较稳健的理财产品收益率多集中在5.5%的水平。

      收益率12月有望冲新高

      虽然高收益银行理财产品近期扎堆发行,但分析认为最激烈的揽储战才刚开始。“12月中旬是银行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冲高的时点,理财产品收益率将进入高潮,因此投资者不要操之过急,要把握好购买高收益率理财产品的时点。”业内人士建议,投资者可先购买中短期的理财产品,等待更高收益率产品出现时,再购买中长期理财产品。

      为备战年底的揽储重任,银行推出高收益率理财产品仍是重头戏,其会抓住投资者的购买心理,高收益易吸引投资者眼球,甚至引发购买冲动,投资者(尤其是刚开始接触理财产品的投资者)切勿陷入盲目追求“高收益高回报”的误区。

      业内人士提醒,凡是投资必有风险,风险与收益是成正比的,投资者在选择理财产品时一定要清楚认识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同时,很多人会忽视产品的收益率计算方式,事实上,不同的收益率计算方式得到的最终收益不同,年化收益率与累积收益率,税前收益率与税后收益率,存在一定区别。(证券日报 彭妍)

初审编辑:张蕾
责任编辑:成芳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网友热帖

重磅专题

记者调查

论坛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