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30-5122000

通讯员qq群:162622105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首页 > 菏泽财经频道 > 焦点新闻

民营银行“破冰”还待明年 名称预核准加速

2013-12-21 19:31:00 作者:  来源:国际金融报
“明年,银行业将细化设立民营银行的政策思路,推进由民间资本发起设立中小型银行、消费金融公司、金融租赁公司等金融机构。央行副行长易纲近期也指出,中国将在条件成熟的时候推进存款利率市场化,并抓紧出台存款保险制度。

      “明年,银行业将细化设立民营银行的政策思路,推进由民间资本发起设立中小型银行、消费金融公司、金融租赁公司等金融机构。”12月16日,银监会主席尚福林在银监会学习传达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会上指出。

      对此,业内人士分析,民营银行“破冰”的时间将延至明年。

      明年政策细化

      据银监会网站披露,银监会主席尚福林12月16日主持会议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会议描绘了2014年银行业的改革发展路线图——要从进一步深化银行业改革开放、优化银行业治理体系、推进监管能力现代化、防范和化解银行业风险以及提高金融服务实体水平等五方面继续推进改革发展。其中,细化设立民营银行的政策思路和防控地方债务成为两大重点工作。

      会议进一步指出,要防范和化解银行业风险,按照中央着力防控地方债务的要求,进一步健全对地方政府贷款的风险识别、评级与管理机制,确保平台贷款余额不增。

      业界普遍认为,民营银行设立的具体细则可能等明年才会出台。民营银行的设立门槛、经营定位、是否跨区经营、是否差异化监管、如何监管等问题都需要细则。同时,伴随着监管层表态以及民营银行名称预核准的加速等具体行动,预计民营银行设立方面明年将有实质性进展。

      名称预核准加速

      据不完全统计,进入12月,共有12家民营银行名称获得预核准。从全年来看,超过35家名称中带有“银行”字眼的企业名称获得国家工商总局核准。

      今年7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金融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扩大民间资本进入金融业”,尝试由民间资本发起设立自担风险的民营银行、金融租赁公司和消费金融公司等金融机构。8月15日,《国家工商总局企业名称核准公告》显示,“苏南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被预核准通过,这是在上述意见出台后首家被核准名称的民营银行。此后,各地民营企业争相试点“民营银行”。

      日前,有权威人士对媒体透露,首批民营银行试点名单已经上报,目前尚待批复。同时,首批民营银行试点数量较为有限,不会一次推出太多。银监会前副主席蔡鄂生近日对媒体透露,银监会对于民营银行牌照的下发应该是分批进行,第一批有望在明年3月前发牌,具体何时开业要看各银行自己的情况。

      多位业内人士在此前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也表示,明年民营银行细化政策出台,将给民营银行的设立提供标准。预期首批牌照最快于今年底明年初“出炉”,北京、上海、浙江等地民营企业获得首批民营银行牌照是大概率事件。

      警惕关联交易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很多的民营企业都是冲着银行赚钱多而去设立民营银行。而银行最容易发生的问题就是给关联企业的贷款。因此,管好关联贷款至关重要。

      央行行长周小川日前接受《财经》杂志专访时也强调,目前,有些人对开办银行热情很高,但实际上真正投资银行业也不见得那么好赚钱。首先,开办银行不准替自己办事,也就是禁止关联交易。其次,银行业的周期性比较强,好的时候都挺好,一旦出现问题,比如遇到金融危机,银行亏起来也很厉害,大窟窿很难填补。另外,银行是一个技能相当高的行业,想经营好并不容易。

      也有业界人士认为,应在存款保险制度推出之后再放开设立民营银行。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吴晓灵认为,民营银行设立的前提是要有“生前遗嘱”,即将设立的存款保险制度也是希望其“倒得起”。存款保险制度将会尽快推出,它会让大家意识到去哪家银行存款都是有风险的,因为其是有限赔付。

      此前,周小川在《十八届三中全会辅导读本》中表示,将加快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完善金融机构市场化退出机制。央行副行长易纲近期也指出,中国将在条件成熟的时候推进存款利率市场化,并抓紧出台存款保险制度。

初审编辑:张蕾
责任编辑:成芳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网友热帖

重磅专题

记者调查

论坛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