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30-5122000

通讯员qq群:162622105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首页 > 菏泽财经频道 > 山东财经

加强民生计量监管 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2013-12-20 18:38:00 作者:  来源:大众网
推行计量器具强制检定合格公示制度,有针对性地开展计量专项整治,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实施房间空气调节器、平板电视、家用电冰箱、电动洗衣机、家用热水器等高效节能产品专项监督检查,打击虚标能效行为。

      12月20日上午,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管理局召开贯彻落实《省政府计量发展规划实施意见》座谈会,会上张闽生副局长表示,将会组织落实与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电能表、水表、燃气表、热量表、加油(气)机、出租车计价器、集贸市场及高速公路计重收费用衡器等贸易结算用衡器、医疗计量器具等的强制检定。

      大众网讯 12月20日上午,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管理局召开贯彻落实《省政府计量发展规划实施意见》座谈会,会上张闽生副局长表示,将会组织落实与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电能表、水表、燃气表、热量表、加油(气)机、出租车计价器、集贸市场及高速公路计重收费用衡器等贸易结算用衡器、医疗计量器具等的强制检定。强化定量包装商品生产企业计量监管,完善定量包装商品企业计量保证能力监管模式。推行计量器具强制检定合格公示制度,有针对性地开展计量专项整治,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计量检定、校准项目到2020年达到2万项

      量传溯源体系覆盖率达到95%以上

      计量是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重要技术基础,是规范市场经济秩序、提高产品质量、维护群众切身利益的重要技术保障。随着我省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城镇化建设对计量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提高计量整体水平已成为增强全省综合实力、实现质量强省战略目标、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计量发展规划(2013-2020年)》中指出,围绕全省经济转方式、调结构、创新发展和重点区域发展战略实施,加强现代制造业、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节能环保产业等方面的社会公用计量标准建设。到2016年,省级社会公用计量标准数量达到300项,市级社会公用计量标准平均达到120项,县级社会公用计量标准平均达到25项。到2020年,省级社会公用计量标准数量达到320项,市级社会公用计量标准平均达到140项,县级社会公用计量标准平均达到30项;通过国际互认的计量检测校准实验室2个以上,建设国家产业计量测试中心3个以上,计量器具国家型式评价实验室20个以上,省级专业计量检定站10个以上。全省计量检定、校准项目数量逐年增长,到2020年总数达到20000项,量传溯源体系覆盖率达到95%以上。

      加强计量监督管理

      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首先,加强计量监管体系建设。做好国家计量法律法规发布后的工作衔接。全面推进“数字计量”建设,建设计量信息化管理系统,完善计量器具强制检定档案,建立计量器具型式批准和制造许可证数据库,提升我省计量管理信息化水平。完善对计量器具生产制造、销售、使用等环节和计量技术机构的监管措施,完善计量器具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制度。加强计量社会监督,充分发挥新闻舆论、社会团体、人民群众的监督作用,不断拓宽计量监督渠道。

      其次,加强能源资源计量监管。加强对用能单位能源资源计量器具配备和强制检定的监管,依法开展能源资源计量审查,组织开展能源计量示范活动,建立完善相关的配套激励措施。强化用能单位能源资源计量的主体责任,引导重点用能单位建立能源资源计量管理体系、落实管理制度,实行能源资源消费分类计量。加强重点用能单位能源计量数据在线采集、实时监测工作,强化对能源资源计量数据综合分析和应用。开展能效标识计量监管。充分发挥计量技术机构的技术优势,积极参与能平衡测试、能源审计、碳排放检测等技术服务,为用能单位节能减排增效服务。

      第三,加强民生计量监管。组织落实与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电能表、水表、燃气表、热量表、加油(气)机、出租车计价器、集贸市场及高速公路计重收费用衡器等贸易结算用衡器、医疗计量器具等的强制检定。强化定量包装商品生产企业计量监管,完善定量包装商品企业计量保证能力监管模式。推行计量器具强制检定合格公示制度,有针对性地开展计量专项整治,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在服务业领域推进诚信计量体系建设,强化经营者主体责任,推动经营者诚信计量自我承诺活动,建立健全诚信计量档案,培育诚信计量示范单位,实行诚信计量分类监管,建立诚信计量信用信息收集与发布和计量失信“黑名单”制度,建立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制度。

      第四,严厉打击计量违法违规行为。严厉查处制造带有作弊功能的计量器具等违法行为,严厉查办利用高科技手段从事计量违法行为。加强执法协作,建立健全查处重大计量违法案件快速反应机制和执法联动机制,加强行业性、区域性计量违法问题的集中整治和专项治理。开展食品和化妆品包装计量监督检查,打击过度包装。实施房间空气调节器、平板电视、家用电冰箱、电动洗衣机、家用热水器等高效节能产品专项监督检查,打击虚标能效行为。

初审编辑:张蕾
责任编辑:成芳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网友热帖

重磅专题

记者调查

论坛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