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6日 星期日

新闻热线:0530-5122000

通讯员qq群:162622105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首页 > 菏泽财经频道 > 银行

市民遭遇的“存单变保险”的烦恼或不再

2013-03-14 10:54:00 作者:  来源:杭州日报
今后,到银行时,“银发”市民或许将不再掉入保险销售的“陷阱”。保险公司应该给客户提供完整的合同材料,包括投保提示书、投保单、保险单、保险条款、产品说明书、现金价值表、保险费发票等。

    本报记者 杨剑

      本报记者 杨剑

      今后,到银行时,“银发”市民或许将不再掉入保险销售的“陷阱”。

      针对中老年人群屡屡被销售误导,中国保监会将重拳出击整治。记者昨天获悉,保监会已向各家保险公司下发了《关于规范银邮保险代理渠道销售行为有关问题的通知征求意见稿》(下简称《征求意见稿》),杭州有些保险公司已经接到了这份意见稿。征求意见稿对保险销售对象和产品作出要求,不得向60岁以上老人销售期缴产品,不得向70岁以上老人推荐任何保险产品。

      中老年频遭保险销售“陷阱”

      保监会拟禁止险企向70岁以上老年人推荐保险产品

      到银行存款,却被推荐购买“高收益”的“理财产品”,甚至承诺“三五年就可以取出”,待时满之日,发现这款保险产品不仅收益“寒碜”,期限还要10年之长,退保还要损失本金——近年来,杭州中老年人屡屡遭遇“存款变保险”的状况,成为保险销售误导的受害对象。

      但今后,“银发”人群有望脱离保险“陷阱”。《征求意见稿》提出,不得向70岁以上老年人推荐任何保险产品,不得向60—70岁年龄段的老年人推荐期缴型产品。

      “这份征求意见稿,一旦意见征求完毕,修订、发布正式文件并实施,那将是对销售误导一记重拳,中老年人被误导的现象将大大减少。”一家已经接到这份文件的保险公司内部人士表示,这份征求意见稿的言下之意明确,尽可能减少误导销售,指引银保渠道将合适的保险产品销售给适合的消费者。

      不过,一些保险公司今年开始已开始逐步内部实施“不向高龄客户推销保险”。“意见稿需要层层转发,我们这个层面还没有接到通知,不过,今年开始,我们在内部培训中,已屡屡强调,向中老年人推销中长期的保险,需慎重其事。”国内一家寿险规模排名靠前的保险公司内部人士透露。

      分红、投联保险或不在银保渠道卖 保险产品要贴近百姓需要

      将保险与“理财产品”的收益做比较,用高收益做诱饵,以此吸引市民投保,正是保险销售误导的主要手法。这样做的结果是,等到收益劣势显山露水,承诺可以“取现”的时期逼近,纠纷和争议开始急剧上升。

      《征求意见稿》提出,在银邮保险代理渠道,向农村和城镇低收入居民销售保险产品的,原则上不能为分红型、万能型、投资连接型、变额型人身保险产品,而应以保单利益确定的普通型保险产品为主。

      “这个规定将有利于引导保险公司开发老百姓真实需要的产品上来”,保险公司内部人士认为,寿险企业应该回归到保险本质,以销售意外、健康保险为主,为老百姓保驾护航,而不是为了冲规模、做业绩,而销售大量远远脱离保险实质的保险产品。

      脱离消费者实际购买力水平来购买保险的行为也将严格限制。《征求意见稿》要求,银邮保险代理渠道把握客户的真实需求和承受能力,期缴产品年缴保费原则上不超过客户年收入的20%,趸缴产品保费原则上不得超过客户的年收入。

      强化投保双方信息对称 银保产品犹豫期有望扩大至20天

      复杂的保险条款,短短10天的犹豫期还不能完全理解,可是一过犹豫期要退保,消费者就要承担不小的损失。

      《征求意见稿》提出,银保产品中,将投保犹豫期扩大至不得短于20天。

      此外,《征求意见稿》还强化了投保双方的信息对称问题,文件要求,在保单封面上,必须印上风险提示语。同时,保险公司应该给客户提供完整的合同材料,包括投保提示书、投保单、保险单、保险条款、产品说明书、现金价值表、保险费发票等。


新闻热线:0530-5122000 新闻邮箱:dzwhzjzz@126.com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网友热帖

重磅专题

记者调查

论坛热帖

关于我们 - 报业集团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业务拓展 - 人才招聘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 2001-2013   dzww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Email:webmaster@dzwww.com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音像制品出版许可证
鲁ICP备09023866号 新出网证(鲁)字02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