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30-5122000

通讯员qq群:162622105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首页 > 菏泽财经频道 > 银行

对农发行严细管理的再认识

2013-11-27 21:21:00 作者:  来源:大众网菏泽频道
结合实际工作,就省行特色文化“忠诚事业、埋头苦干、严细管理”之“严细管理”,从合规管理、合规经营方面谈点粗浅看法。

      结合实际工作,就省行特色文化“忠诚事业、埋头苦干、严细管理”之“严细管理”,从合规管理、合规经营方面谈点粗浅看法。

      一、为什么要严细管理

      严细管理就是“严管、细理”,从制度和人两个层面去把握、去设计。严管可以从制度设计、督导手段去理解;细理可以从思想职工工作层面去理解,激励机制、企业文化建设等。先用制度约束、限制,再从激励、心理疏导等方面,调理员工的心态,使其乐于在制度下工作,习惯成自然,最终成为能力,达到管理似不管的效果。

      (一)严细管理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讲话时指出:“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越是到发展的关键时刻,越要加强管理。我国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也存在环境恶化、思想不够统一等影响发展的问题,虽然这是发展中的问题,但必须提前着手加以管理,否则对今后的发展是不利的。相对山东省农发行来说,经过这几年的发展,我行无论是业务发展、信贷支农,还是经营效益、文化建设都上了新台阶。为了长远发展,必须切实解决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和不良倾向,而这就必须从严治行。

      (二)严细管理是业务长远发展的需要。基础不牢,地动山摇。省行连续开展了三年管理年活动,今年又开展了作风建设年活动,其实,作风建设年是管理年活动的延续。经过活动的开展,基础工作得到夯实,各项工作得到有效发展。但在高度发展的同时,个别地方对严细管理的执行不够坚决,致使出现了一些问题。问题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行的长远发展,也给我行造成了负面效应。

      (三)严细管理是保护干部的需要。管理需要人去执行,管理成果反过来会保护人。如果制度不健全或制度健全落实不到位,损失的不但是工作成绩,更大的损失是人才。一个单位出了问题,影响不仅仅是员工的进步,更多的还影响员工的自信心。这对今后工作的开展是不利的。所以从保护干部的角度看,严细管理必须不折不扣落实到位。

      (四)严细管理是建设现代农业政策性银行的需要。“打造一流现代农业政策性银行”的愿景体现了农发行的发展战略,反映了农发行员工的共同愿望,描绘了农发行未来的美好蓝图,必将进一步激发全行员工的热情和斗志。而制度健全、执行到位、员工的忠诚度高是一个现代银行所须具备的必要条件。而要达到这个条件,严细管理是必由之路。做到执行到位,培养员工的忠诚度须严细管理。

      二、如何进行严细管理

      严细管理这四个字整天挂在嘴边,但严管,管的是什么?细理,理的是什么?对这个问题恐怕有些员工还没有认真思考。严细管理到底管什么?管理的依据是什么?谁去管?管理者需要具备哪些素质?管到什么程度,最终要达到一个什么样的效果?如果把这些问题弄清楚啦,严细管理这项工作就会做好,才能达到真正的效果。

      (一)严细管理的几个误区。一是偏重制度的强制性,而忽略对员工心理的梳理。更多地强调制度的执行,而没有考虑怎样才能执行好,强制性大于柔弱性,致使员工在执行制度时是被动执行,而不是主动去做。二是偏重内部管理。在制定的精细化管理考核中,主要针对银行内部的基础操作性管理,而对外部企业的经营环境的管理不够细致。三是偏重对普通员工的管理。在实际操作中,具体的操作实施细则大部分是针对普通员工,而对领导没有明确界定,致使其责任意识不强。四是存有为管理而管理的现象。严细管理要以忠诚事业、埋头苦干为前提,没有对农发行的忠诚、没有埋头苦干的精神,严细管理是达不到应有效果的。

      (二)严细管理需要把握的几个原则。一是公平性原则。制度面前人人平等,不搞特殊例外,否则就会导致制度的不执行。二是兼容性原则。既要严管,又要细理,二者不能分离,严管一定要细理,细理是为了更好的管,二者缺一不可。三是层次性原则。分内部管理和外部管理;又分为对领导的管理及普通员工的管理。也就是说要有层次感。四是真实性原则。也就是说对上级行的规章制度要求等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并紧密结合本单位工作实际,而不是机械去执行。五是要有实效性。就是为严细管理定好位,通过严细管理,单位要达到什么目标,基础管理如何、员工作风及素质如何等。

      (三)严细管理的目标。严细管理通过哪个载体去实现。制度和人。没有制度,管理就失去了依据;制度要依赖人去执行。 管理的关键是人。管理有两个层次,一是以制度管人;二是以人管人。大凡国际性的大公司,都有一整套完善的制度体系,一个企业最重要的制度,最根本的是执行力。所以要做到严细管理需要在现有基础上完善规章制度,调动每个员工的积极性。

      (四)做好严细管理工作的对策和建议

      1、在制度层面。制定制度必须结合实际。经过这几年的发展,我行的规章制度逐步健全,但在激励机制方面做的不是很到位。如鄄城县支行,自去年新一届支部成立后,根据上级行的要求结合实际制定了一些制度,并狠抓落实,也取得了不错成绩,但对个别员工还是缺乏有力的惩戒措施。从有利开展工作的角度来说,这种惩罚措施最好自上而下,以方便操作。如实行末位淘汰制等。

      2、在人员层面。

      对内,一是对领导干部的管理。加强对领导干部的管理,发挥领导的带头作用。火车跑得快要靠车头带。首先,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要给员工一个清晰的奋斗目标,围绕这个目标引领、带领员工坚持不懈地奋斗,不能浑浑噩噩过日子。如鄄城县支行,2012年初该行就提出在精细化管理方面各专业必须进入全市前三名,并落实到各部室,全年加强督导,最终该行精细化管理工作条线考核有5项第一,总分全市农发行第一名。实现了前所未有的成绩,员工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得到增强,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一步提高。市分行提出精细化管理要创一流,全省或全国的,这就是一个目标。其次,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除有良好的品德外,须做到亲力亲为,不当甩手。如鄄城行,在环境卫生打扫上,行领导与员工一起打扫,包括卫生间。领导者是最容易破坏规则的,往往要求别人怎么做,而自己做不到,不但规矩被破坏,而且领导者的形象、号召力会受到影响。第三,要有毅力。就是以一流的工作为目标,以提高持续创新能力为支撑,以尽职、务实、创新、自强为准则,保证农发行稳健运行和持续发展。认准的事情要坚持不懈做下去,坚持本身就是毅力。我行坚持着正装上班,刚开始大家不习惯,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大家慢慢认可,习惯成自然,客户感觉到农发行的变化,员工感受到心理的满足感。第四,要有激情。激情是建立在对所从事工作的热爱上,建立在取得工作成绩的成就感上,建立在对农发行目前工作环境的认同感、忠诚度上。良好的企业文化、宽松的工作环境、健康的选拔人才机制等,让大家感受到“公平”,这是很重要的。

      二是对员工的管理。首先要有明确的目标。就是要让员工知道自己处于什么岗位,该干什么,干到什么程度,干的好坏有没有惩罚措施等。要制定岗位责任制,将各项工作分解落实分解到人,根据劳动量大小确定系数,结合其完成对口上级行专业临时工作情况,综合考虑为行带来的经营效益(如组织存款、增收节支)等。其次,提高服务质量。目前的精细化管理大多是内部的,比如该行所说的改善办公环境,这里有个问题就是该行所做的客户是否都满意哪?不一定。因为完全没有站在服务对象的需求上去做。提高服务质量需要换位思考,假如我是客户,我到农发行办理业务感受到什么样的服务才满意?根据这种感受采取措施,该行的服务质量一定会提高。该行鄄城自去年开展窗口服务明星评选以来,在服务质量和水平上有大的提高。但与客户换位思考的意识还不够强,下步需要认真反思。第三,要做卓有成效的企业文化建设工作,培养员工的忠诚度。要打造现代一流农业政策性银行,企业文化建设必不可少。该行在统一标识的基础上采取了一些措施,如为每个过生日的员工(包括内退休人员)送生日蛋糕、鲜花,过好每一个传统节日,在有限的费用下完善了阅览室、职工之家,并举办一些行之有效的文体活动,陶冶员工情操,努力做到健康工作、快乐工作,使员工感受到农发行大家庭的温暖。第四,强化激励机制。一个良好的企业氛围是不会让老实人吃亏的。所以须强化激励约束机制,赏罚分明,不能吃大锅饭,否则能干的不干,不能干的更不干。激励机制要结合农发行的体制机制因素,同时充分考虑我国的文化背景,做到既能激励人,又不致于激化矛盾,达到工作成绩提高的目的。

    (鄄城县农发行郭士玉 菏泽市农发行黎鲁陶)

初审编辑:丁厚勤
责任编辑:刘嵩岳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网友热帖

重磅专题

记者调查

论坛热帖